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许建平,,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管正平博士的新著《春秋》是一部研究春秋时期整体现象的著作。礼包含特定的价值追求,作者将其归纳为十六类价值观原则,每类先界定表述内涵和讨论范围,然后列举该原...
[期刊论文] 作者:殷慧,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17
周敦颐既是理学的开山祖师,又是推陈出新的大家。周敦颐一方面强调礼乐的社会面相,男一方面着力挖掘礼乐的哲学内涵,为新儒学的创新与拓展指明了方向。...周敦颐认为,“诚”是太极和本体,也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更是圣贤的修养工夫,其以“诚”论的思想为宋代的哲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周敦颐看来,“中”意旨天下大治,是“至善”之性的呈现,体现于礼乐制度中,其以“中”代的思想为宋代与理学的融合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相较二程和朱熹,周敦颐思想理学化程度还不够深入,致使人们容易忽略其思想在宋代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其昌,, 来源:创意与设计 年份:2017
本文通过对朱子诠释美学文献的基本梳理,把握其文献特征,初步探讨了朱子学文献的基本成就,以及对中国发展的重要贡献。文章认为,孔子、郑玄和朱子是中国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崔辉丽,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年份:2017
小学教育阶段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的起始阶段,也是“教育的开始阶段.在现代教育非常突出“教育的背景下,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实施“教育,主要包括对...
[学位论文] 作者:张旭,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17
""产生于上古时期。原初形态的礼治,形成并完善于西周。,则渊源于孔子,光大于儒学,蓬勃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礼治崩解的时期,又是诸子出现并力图...
[期刊论文] 作者:孔许友,,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7
战国时期书写的类型颇为复杂,需要做细致的分级梳理。就其发展而言,战国可分为两大阶段,首先是对的还原,既包括对狭义礼仪的还原,也包括对广义礼法的还原。然后是...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宏敏,, 来源: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在青年、中年、晚年时期,黄绾分别撰有一种著作,即:《经》《庙制考议》和《经原古》。通过对上述...
[学位论文] 作者:许璐,, 来源:安徽大学 年份:2017
在中国传统发展史上,与宋代和清代的耀眼成就相比,明代无疑显得暗淡的多,皮锡瑞称之为"经学的积衰时代"。尽管如此,谁也不能忽视明代研究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地...
[期刊论文] 作者:叶云,,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7
北宋时期,佛道思想对儒家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回应这一挑战,程颐从宇宙论层面论证了儒家尊卑等级秩序的普遍性,又从本体论的层面论证了儒家仁义智等人伦价值的...
[期刊论文] 作者:康丽伟, 来源:现代交际 年份:2017
产生于上古时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统治阶级利用维护统治,的形式和内涵在这一进程中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殷周时期慢慢向世俗化转变,而到了先秦时期礼乐崩塌。孔子正处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志阳,,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7
《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丧礼》和《仪礼经传通解》续卷《祭礼》呈现了黄榦独特的典籍编撰思想:一是呈现了严密而完整的编撰体系;二是体现了实用的编撰意识,提高了典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启发,,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吴澄作为元代著名的经学家,一生中有很多关于的著述。这些著述的撰著过程,与吴澄的学术生涯和志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其弟子虞集所作吴澄《行状》进行梳理,...
[期刊论文] 作者:漫天,, 来源: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2017
而鉴于"合卺"是人类生理本能与礼仪文明的完美结合,所以古人则以"合卺"作为婚姻的代称。《合卺之》包括:缔...
[期刊论文] 作者:刘振英,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7
荀子继承先秦儒家经典《中庸》、《大学》、《论语》、《孟子》有益成分,创立了新的理论体系.为荀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从社会群治角度讲,为政治经济范畴;从进德修身角度...
[期刊论文] 作者:任敏,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 年份:2017
摘要:先蚕是以祭祀先蚕、祈求丰收的祭仪。在不同的朝代,先蚕的举办虽然大多在春天,但具体时间各异、方位有别。先蚕的祭祀程序经历了一个由简洁到繁杂的递变过程,至唐代发展至完备。...奉祀先蚕在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先蚕作为礼仪虽然进入了国家祭祀典礼行列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不足以与“农桑为本”的国策相对称。  ...关键词:先蚕;小考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中“祀...
[期刊论文] 作者:余全介,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7
书通故》是黄以周最重要的著作,也是清代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黄以周治礼以实事求是为宗旨,以经时济世为追求。黄以周考,却没有沉溺于故实考订,而是关注...
[期刊论文] 作者:曹惠燕,, 来源: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年份:2017
作为关创始人张载的传人,吕大钧传承了其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经世致用思想。他将思想具体于行事,躬行礼教,严格家法,推行乡约,致力于乡村...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7
在"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崩坏的只是原有的制度层面,礼乐的思想层面却在这场大动荡中不断得到反思和继承。...也由此实现了从强调外在伦理规范到注重内在生命信仰的转向,即由最初关注自然天命的神、鬼的祭祀,转而关注人世、人心;进而在的思想层面挖掘了"仁———情———心"作为内在源泉和动力,具有深刻的生命意识与浓郁的道德追求...
[期刊论文] 作者:殷慧, 陈君君,,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7
朱陆都是以修身的新儒家,均致力于从到理的“天理论”建构。朱熹高举“性即理”和“心统性情”说,为“即理”夯实了心性论的基础;陆九渊直承孟子,强调“心即理”,主张把握...
[期刊论文] 作者:裘顺,郭坦,,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7
自汉代至今,中国哲学学人对"克己复"的解读一直聚讼纷纭。本文将其放在传播奠基人李普曼"虚拟环境"理论下进行跨学科评析,并做双向解读。本文认为"虚拟环境"与"克己复"两种理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