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刘政良,, 来源: 年份:2010
大江是第二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创作了大量反映战争、暴力以及核危机的文学作品,他秉持战斗的人道主义精神,向战争、暴力以及核武器等丑恶势力进...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方阳,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0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日本作家大江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作家理想主义的主张尽管无力改变社会现实,但这却是作家在现实困境中能够保持创作激情的内在精神动力。...可以说,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大江众多意义深刻的作品。  ...关键词:理想主义 二元对立 体制外 情绪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褒贬不一的理想主义者——大江  发端于柏...
[期刊论文] 作者:于进江,于静静,,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2010
1994年10月,日本当代作家大江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国出版界先后翻译出版了他的获奖前后的代表作品。使“大江文学”的爱好者对大江及“大江文学”有了一定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亢 霖, 来源:世界博览·中国卷 年份:2010
年前的某一次,我在台北见到了大江。不止大江,还有奠言、朱天文。  这次大江的研讨会被冠以“国际视野”的帽子,想必这帽子大江很喜欢,他一心反对日本的国家主义,强调“民主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许巧敏,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0
摘 要: 与日本传统“私小说”追求小说的客观性不同,大江的作品具有超越现实的深广度,本文拟以《个人的体验》为例,从对怪诞的人物、理性化的结局和梦的描写三个方面探讨其作品的这一特性。  ...关键词: 大江 《个人的体验》    自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大江成为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前者以日本古典美征服世界,后者则是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
[期刊论文] 作者:王琢,,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核时代的想象力,是大江政治的想象力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支柱。核时代的想象力呼唤着对于全体化的记忆与记忆再生,呼唤着一个不是"否定人格"的日本的再生。这是大江理...
[期刊论文] 作者:蒋茂柏,,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2010
大江是日本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创作紧紧抓住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问题,深切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边缘弱势群体的关怀;对...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都,, 来源:作家 年份:2010
大江是当代著名的跨世纪的日本作家。他是在日本传统文化和欧洲现代文化的双重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在他广泛接受的外国文论资源中就包括俄国现代文论。作为作家和精通东...
[期刊论文] 作者:杨振喜,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0
摘要大江早期文学创作受到存在主义的“荒诞悲剧”的影响,使其创作具有怪诞风格。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怪诞意识;二、怪诞人物;三、怪诞情节。  ...关键词:大江 存在主义 怪诞 荒诞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存在主义认为,现代社会在全面异化,“在这之中,人感到自己是分裂化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叶琳,,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10
大江获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16年了。他的文学作品无论在中国的翻译界还是学术研究界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从"热译"到"探究"不仅弥补了中国对大江文学译介与研究的不足...
[期刊论文] 作者:耿国纪,,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0
日本作家大江凭借独特的文本语言建构而获得94年诺贝尔文学奖.透析隐藏于其作品中深层的文学总体结构,研究这种起源于汉语却又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语言所构成的符号化文...
[学位论文] 作者:张永亮,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0
作为具有“异常才能”的日本当代作家大江(1935-),创作和发表了大量的小说和文学评论、文艺随笔、演讲等。他不仅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生活的经历也给他提供了丰富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艺,,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其创作过程中除了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外,还受到鲁迅先生的影响。在他12岁的时候,就阅读了《鲁迅全集》,并且最喜欢的作品是鲁迅的《故乡》。在北...
[期刊论文] 作者:赵春秋,,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以这种批评方法,重新诠释大江作品中的生存危机主题、存在主义人物形象、自然生态的力量,以及边...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佳,,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大江的作品中浸透着对人类生存不幸的深切关怀,并试图找出可以超越人类不幸与苦难的出路,从中可以看出大江的作品触碰到现代社会人类共同的困惑与难题,并给"做一个正统...
[期刊论文] 作者:邢伟川,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年份:2010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在他的《致新人》中,向渎者传达的最根本的信...
[期刊论文] 作者:王奕红,, 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10
《饲育》创作时代日本社会"歧视"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时代思潮围绕该问题所显示出的盲目迟钝,促使大江坚守一种批判性的边缘立场,通过重构贵贱逻辑等策略对日本传统的等...
[期刊论文] 作者:邱华栋,,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2010
一、"与现实生活挂起钩"大江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日本小说家之一,这和他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着很大的关系。此前,他的作品的中文译本很少,但是随后,情况就...
[期刊论文] 作者:陶箭,, 来源:作家 年份:2010
日本文坛巨将、“战后派”著名作家大江是继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他的作品既深刻犀利,又不乏针砭时弊的笔锋,充分展示了其社会“批评家”的...
[期刊论文] 作者:渠海霞,孟永超,,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大江的短篇小说《鸟》描写了一位将自己封闭在虚幻的鸟群世界,并企图以此来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病人。通过对该主人公经历及心理的细致刻画,大江向我们展示了理想与现实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