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川,,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3
此通信札,为“文革”后期,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写给他的诗友子退的。林散之先生是世人皆知的书法家,子退先生却是一位田园诗人,12岁时与林散之相识,并结为金兰之交。解...
[期刊论文] 作者:王辉斌,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3
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因谋取功名,一生曾三入长安。开元十一年冬,孟浩然因中书令张说之荐而首入长安,并写了著名的《赴京途中遇雪》一诗。开元十六年秋,孟浩然因"应进士...
[期刊论文] 作者:宁松夫,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3
古人认为孟浩然是个真隐。现当代研究者大多认为在孟浩然的思想里,隐逸思想与仕进思想并存。我认为隐逸思想在孟浩然的思想中处于重要地位,但不是他思想的主流。...
[期刊论文] 作者:宁松夫,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浩然的志趣、人格与陶渊明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陶渊明被称为"六朝第一流人物",孟浩然对他十分崇尚.孟浩然崇尚陶渊明的主要缘由是二人有着共同的文人操守和共同的隐逸...
[会议论文] 作者:蒋志,, 来源: 年份:2003
李白对同时代的诗人中最崇敬的是孟浩然,赠孟浩然诗云: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从此揖清芬”。“高山安可...
[期刊论文] 作者:王辉斌,,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天津古籍出版社版曹永东《孟浩然诗集笺注》所附《孟浩然年谱》 ,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择其要者 ,对其进行了考辨与订正...
[期刊论文] 作者:宁松夫,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3
仕进思想是孟浩然思想的主流,孟浩然仕进思想的形成有着诸多主客观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家世重儒的熏染,对自己才德的自信,襄阳名人的激励,盛唐时代的鼓舞以及交友濡染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萧志才,, 来源:现代养生 年份:2003
孔子的学生孟子,名轲,他著的《孟子》中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这四个字,在神州大地可以讲是家喻户晓。人们总喜欢有所调整地讲:“正气浩然”。孟子讲的...
[期刊论文] 作者:屈小强,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3
浩然的诗作不多,留存于卷一百五十九至卷一百六十的有270首,唐宋间人对此曾有过微词,甚至还说他"才短".但闻一多先生却反驳说,那并不是真的孟浩然;说批评孟浩然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辉斌,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浩然是唐代第一位大量从事近体诗创作的诗人. 孟浩然的五律,不仅数量多,名篇多,并且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审美价值,而获得了"盛唐最上乘"的称颂.就风格言,孟浩然的五律既...
[期刊论文] 作者:赵治中,,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03
闻一多先生提出孟浩然“人就是诗” ,隐居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 ;“真正孟浩然的诗”是“整体的” ,“淡到看不见诗” ;孟浩然“在生活和诗品两方面足以与魏晋人抗衡” ,...
[期刊论文] 作者:李顺华,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春晓》一诗是孟浩然“商隐自得,不求闻达而不系情于世务之寓言”。...
[期刊论文] 作者:宁松夫,,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3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渗透既深刻又悠远,历代文士无不受其影响.孟浩然受佛教的影响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孟浩然所受佛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诗歌作品中所用的佛教典故...
[学位论文] 作者:李荣,,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3
浩然研究在唐代文学研究中虽然不是一个十分为人所关注的热点,但是,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及孟诗的独特魅力却也使得他在唐代文坛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这也使历来的盛唐文学研究者...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保宁,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浩然的诗中有大量的愁情愁绪的描写 ,这对他冲淡、自然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愁”是孟浩然的一种心理积淀 ,睹物、送别、思乡、仕途暗淡等皆能引起诗人的愁情愁绪。孟浩...
[期刊论文] 作者:志军,, 来源:书法世界 年份:2003
志军 1960年3月出生,江苏邗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扬州鉴真书画院艺术顾问,供职于中国文联办公厅。书法以隶、行草见长。隶书得力...
[期刊论文] 作者:宁松夫,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3
浩然陶渊明在古代文学史上虽然被称为隐逸诗人 ,但实际上二人的仕进思想较为强烈。就二人仕进思想的特点而言 ,孟浩然具有恒定性和痴迷性 ,陶渊明具有随遇而改性和达观性。...
[期刊论文] 作者:宁松夫, 来源:襄樊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浩然受儒、道思想影响既有社会原因 ,也有个人原因。孟浩然所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诗...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光成,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浩然之气”在中哲史研究中常常被作为神秘主义的范畴而未得到深究。本文给予厘定与解释 :《管子》的精气说是孟子“浩然之气”范畴的历史来源。孟子予精气说以人文主义的内...
[期刊论文] 作者:陈萍, 来源: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本文对孟浩然五言绝句的四种英译文作了剖析,认为古典诗译成英文应尽可能保持原诗简练的风格及韵律的效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