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旭彪,, 来源:新学术 年份:2008
赵逵夫先生“甘肃省西和县人”1942年12月生“1967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年,考取了著名声韵学家、古文论专家郭晋稀教授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执教于西北师大中文系...
[期刊论文] 作者:陈富祥,,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08
在我们的约请下,赵逵夫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在访谈中,他的谈话亲切、朴实,没有专业术语和华丽词藻,却能一语中的,能把听者带到语言的“背后”,去体味更为深刻的道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古典文献论丛》集中了赵逵夫先生近二十年来在文献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文献学理论、出土文献、敦煌文献、宋前戏剧文献、诗赋文献等方面贡献颇多。这部论文集充分体现了赵...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武,,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8
由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总主编,赵逵夫、石观海、汪春泓、熊礼汇、霍有明、诸葛忆兵、张思齐、张玉璞、陈文新、赵伯陶、於可训等先生为各分卷主编的《中国文学编年史》(以下简称...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8
先秦时代的"纵横家"多出身于一般士人。他们凭借自己的丰富智慧和辩说能力走上政治舞台,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他们的出现大大地冲击了此前一千多年卿大夫职务的世袭制...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祭文是对死去的亲人、相知或所崇敬之人的哀悼祭奠之词,离不开对死者生前音容笑貌和相亲、相处种种情景或感人事迹的回忆与述说。所以,出于真情的祭文,其动人情感,实不亚于为...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礼记》是从先秦至西汉关于《仪礼》解说、发挥文字的汇集,是我国秦汉以前的社会生活史和生活习俗、礼仪制度、人生经验的总结。有些论述有很高的概括性,有相当的理论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2008
《牛郎织女》的两主人公分别来自周人和秦人的祖先,是我国从史前直至近代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家庭的集中反映。牛女传说具有突出的反封建性,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论及先秦赋,有的将《楚辞》中包括《天问》《九歌》在内的全部作品皆划入其中。论及赋的源头,有的认为来自行人辞令,而大部分是据"赋者,古诗之流也"及"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08
曹魏开始以"孝"治天下,当时文人咏牛女、七夕的诗中,尚看不出"牛郎织女"的分化,但却生发出了三种情节上相近而以宣扬孝道为主题的故事,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对"牛郎织女"传说...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魏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儒家思想动摇,是赋在艺术上进行探索和向抒情化转变的时代。建安时代赋作重视人自身,注重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进取精神突出。曹丕代魏之际,赋作缺乏建安风骨,但......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论及先秦赋,有的将《楚辞》中包括《天问》《九歌》在内的全部作品皆划入其中。论及赋的源头,有的认为来自行人辞令,而大部分是据"赋者,古诗之流也"及"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由于统治者对赋创作的引导,南朝赋创作题材狭隘,思想境界不高、多缺乏社会现实意义.但题材上有新的开拓.有些题材的开掘比前为深。山水赋、田园赋和反映社会变革及重大政治事件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逵夫,,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先师君重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为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讲授《诗经》、《楚辞》,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选注《诗经》中重要篇章,加以注释、考论,印成讲义近百万字。随即应《甘肃师...
[期刊论文] 作者:陈富祥,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08
赵逵夫,甘肃西和人。1967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武都一中、七中任教十余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