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邹涛,,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9
前后三信,可知赵之谦乙丑礼部试"得而复失"的经过。一、致陈子余函——赵之谦进京赶考的失败"弟三年留滞,于学颇有进境,于身未能裨益。今春应试,又以次场经艺贪用纬书子...
[期刊论文] 作者:解小青,,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赵之谦(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原名铁三,字之谦、益甫、撝叔,亦用过子欠、孺卿,号悲盦、憨寮、无闷、冷君、梅盦、支自、悲翁、思悲翁、旡闷等;堂号二金蝶堂,书斋名有仰视...
[期刊论文] 作者:邹涛,,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主持人语:艺术史上,成就了赵之谦一代宗师的地位,但实际上,他却原本无意于此。他曾在魏稼孙为他编辑的印谱上题下"稼孙多事",指出自己虽然可以成为艺术家,并以此为生、传...
[期刊论文] 作者:倪旭前,,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赵之谦作为我国清末大书画家,能巧妙地将书法、篆刻和绘画艺术融汇贯通,以书法入画,又将书画之法用于篆刻;其书画作品,在意境、笔墨、取材和经营位置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刚田, 王彦, 邹涛, 张铁林,,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时间: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日地点:张铁林寓所李刚田:二〇〇二年在上海的崇源艺术品拍卖会上您以二百五十万的高价竞得《赵之谦致胡子继信札册》(一名《赵之谦论学丛札》),...
[期刊论文] 作者:邹涛,,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9
赵之谦刻过一方著名的印章:《绩溪胡澍川沙沈树镛仁和魏锡曾会稽赵之谦同时审定印》,边款刻道:"余与荄甫以癸亥入都,沈均初先一年至。其年八月,稼孙复自闽来。四人者,皆...
[期刊论文] 作者:边学兵,, 来源: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年份:2009
赵之谦诗、文、书、画、篆刻无所不精,是世所公认的艺术通才,篆刻"熔冶浙皖两宗之长,自出机抒,卓然一代宗师"。由"巧拙之论"而阐发的印章审美观,对清末的印坛产生了重大而深...
[期刊论文] 作者:张钰霖,,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赵之谦(1829—1884)在晚清以书画篆刻和金石碑版考证等多方面的成就知闻于世,从清末以迄当代,围绕他的艺术思想、创作实践和作品赏鉴的研究一直是海内外书法、绘画和印学...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佳,, 来源:艺术.生活 年份:2009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后更字掇叔。号悲盒、无闷、冷君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以金石入书入画。是金石书画全才。金石方面他以“印外求印”继承邓石...
[期刊论文] 作者:赵之谦,,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学位论文] 作者:于专有,, 来源: 年份:2009
在书法史上,赵之谦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使其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
[期刊论文] 作者:胡西林,,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9
赵之谦是一代艺术大家,一生享年虽然只有五十六岁,却在篆刻、书法、绘画、诗文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然而他的理想或者说他的人生目标却并不在此,他的理想是当官...
[期刊论文] 作者:邹涛,,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章安杂说》选[1]去古远,石刻传者无几,晋、齐、梁尤少。宋则仅《爨龙颜碑》,北齐、北魏石刻尚有,余所见无过《张猛龙碑》,次则《杨大眼》、《魏灵藏》两造像。《石门铭...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邹涛,,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9
编《赵之谦年谱》记一镫孤照泛青光,几载冥搜费思量。剩稿残诗缕不尽,星星白了鬓间霜。...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陈凤珍,,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9
提起晚清与近代的篆书名家,人们都会立刻想到杨沂孙、吴大潋、赵之谦、昊昌硕这些高手,而忽略萧蜕。其实,萧蜕是一位在碑学盛行时敢于批评吴昌硕,又能自我成风的篆书大家。...
[期刊论文] 作者:胡西林,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9
赵之谦是一代艺术大家,一生享年虽然只有五十六岁,却在篆刻、书法、绘画、诗文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然而他的理想或者说他的人生目标却并不在此,他的理想是当官从政,光宗耀祖。...同治二年(1863年),时年35岁的赵之谦在给魏稼孙替他集拓的《二金蝶堂印谱》写下“稼孙多事”四个篆书大字时就曾说,“令我一生刻印赋诗学文字,固天所以活我,而于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矣。”...
[期刊论文] 作者:西岛慎一, 邹涛,,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引题七月的东京炎热逼人,门前花盆中的小灌木开始开出米粒大、有五瓣花瓣的、毫无香味儿的筒状小白花。小虫飞近花瓣,表明它也有花蜜。四五天以后,小白花开始飘落,白白地...
[期刊论文] 作者:关云,关蕊,孔凡博,,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09
他的花卉创作深受沈周、陈淳、徐渭、八大山人、石涛、赵之谦、任伯年等人的影响。由于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