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余俊,,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法学以主客二分法为范式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这促进了以主客一体化为范式的环境法学的兴起。与西方生态主义提倡的自然权利观点不同,中国环境法学...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公民与法(法学版) 年份:2011
我国现行有关环境风险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没有抓住和针对“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这一要害和主要矛盾。健全政府环境风险防治责任的重点和方向,是不断提高实施、监督和追究政府环...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1
目前日益增多的汽车轧死猫狗等动物的事件及其纠纷,拷问的不仅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它也拷问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反映了当代社会动物保护法规的缺失、人与动物和谐观的淡薄...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法治研究 年份:2011
生态系统方法(the ecosystem approach,简称EA),又称生态化方法或生态学方法,简称生态方法(Eco-approach),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生态系统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将其与生...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1
根据治理理论以及当代环境资源法治建设的实践证明,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行政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机制这三种方法和机制各有其特点和缺点、各有其适用范围和...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11
在阐明“人等于主体”这种主体人涵义与主体人模式的形成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主体人假说进行分析批判。主体人模式将人等于主体,使主体失去其本来含义;主体人模式将主体虚...
[会议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 年份:2011
我国现行环境风险管理立法和执法之所以有效性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抓住和针对“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这一要害和主要矛盾。而建立健全我国环境风险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2011
根据治理理论以及当代环境资源法治建设的实践证明,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行政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机制这三种方法和机制各有其特点和缺点、各有其适用范围和方式,并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最切实有效的调整方法和机制是将这三种方法机制综合运用的综......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绿叶 年份:2011
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关键或重点就是确认环境权特别是公民的环境权。明确了环境权也就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开展环境维权行为奠定了法律权利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中国环境法治 年份:2011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频发,跨行政区域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但环境诉讼案件数量并未出现相应的增长,地方法院由于受行政区划的限制,难以管辖跨区域的江河、湖泊水污染纠纷,导...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雪, 来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年份:2011
  关键词: 政府环境责任;政府环境责任缺陷;完善措施 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136-02    所谓政府环境责任,蔡守秋教授认为,包括政府的第一性...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张百灵,,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1
滨海湿地是我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各种开发利用行为造成滨海湿地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滨海湿地的保护管理和法制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论文] 作者:王欢欢 蔡守秋,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1
摘 要:生物液体燃料是最主要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生物液体燃料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势,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良策。我国的生物液体燃料发展刚刚起步,在产业化的进程中,由于立法未明确其发展思路,未全面认识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造成我国生物......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任世丹,, 来源:太平洋学报 年份:2011
法律调整机制指由法律调整主体、调整对象、调整行为(包括调整方法和调整过程)结合起来的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的统一,是法律对其调整对象实施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式军, 蔡守秋,, 来源:环境保护 年份:2011
"十二五"期间,环境法制建设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创新和发展环境法律制度,制定和修订环境法律、环境标准,创新变革环境法实施机制,通过环境立法、执...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敖安强,,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整体性文明形态,对法治建设具有全面的、长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法治建设的生态化方面。生态文明作为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文明形态,对法治建设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