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蒋世良,,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05
近几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器材的不断研制和开发,尤其是国产器材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不仅介入治疗的数量迅速增长,且介入治疗的病种、范围及...
[期刊论文] 作者:蒋世良,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5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PDA)是经皮穿刺股动脉或静脉 ,将封堵器经输送鞘管置入未闭动脉导管内 ,恢复或改善其血液动力学状态。 196 7年Porstmann首次施行非...
[期刊论文] 作者:支爱华,蒋世良,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05
主动脉瓣狭窄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外科瓣膜切开术后再狭窄很常见,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介入治疗创伤小,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经皮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入...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岩,俞飞诚,蒋世良,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份:2005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于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机检查9例有不同临床症状的心脏病患者以进一步观察心内结构.结果在9例患者中,磁共振清晰...
[期刊论文] 作者:徐仲英,胡海波,蒋世良,黄连军,赵世华,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评价经皮心血管内异物取出术处理多种介入诊断及治疗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探讨不同情况下技术、技巧的合理运用.方法:自2002-03~2004-11,作者根据不同异物的种类、大小、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加立,蒋世良,郑宏,徐仲英,凌坚,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5
患者女,3岁.因感冒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就诊.体检: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无震颤;无发绀.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无心肌缺血.X线胸片检查:示肺血多,左、右心室圆隆,心胸比率为0.49.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冠状动脉-右房瘘。......
[期刊论文] 作者:支爱华,戴汝平,蒋世良,黄连军,张岩,赵红,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5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病经静脉延伸至右侧心腔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方法对5例子宫平滑肌瘤病经静脉延伸至右侧心腔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5例均行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3例行...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孟亮,赵红,王红月,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观察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动物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评价比较两种不同设计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中华小型猪9只,非体外循环下通过外科...
[期刊论文] 作者:徐仲英,蒋世良,赵世华,黄连军,凌坚,郑宏,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5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对缺氧发作的紫绀属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抢救和姑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0-09~2004-10,我院共有6例患儿因急性缺氧发作接受了...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程飞,刘延龄,朱振辉,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5
目的:通过左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左室功能在TCVSD术后及随访中的变化.方法:对28例采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VSD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术前24h、术后24 h及术后...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加立, 蒋世良, 郑宏, 黄连军, 赵世华, 李建蓉, 来源:放射学实践 年份:2005
目的:评价血管超声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怀疑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超声(US)和血管造影(DSA)检查,颈动脉狭窄应用NASCET标准测量并计算狭窄率.结果:8...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波,蒋世良,程飞,徐仲英,朱振辉,刘延龄,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05
目的通过左心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对两种方法测量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8例成功采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VSD...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波,蒋世良,程飞,徐仲英,朱振辉,刘延龄,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5
目的:通过左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左室功能变化,对两种方法测量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成功采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VSD患者28例.所有...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黄连军,赵世华,曾庆玉,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5
目的:探讨人体植入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后接受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以及植入的金属材料对磁共振成像(MIU)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西门子MAGNETOM IMPACT-1.0T磁共振机,选用自旋回波......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波,蒋世良,程飞,朱振辉,徐仲英,刘延龄,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5
目的 通过左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左室功能变化,对两种方法测量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 8例成功采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VS...
[期刊论文] 作者:吴文辉, 蒋世良, 黄连军, 赵世华, 徐仲英, 凌坚, 郑,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评价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非动脉导管未闭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5月至今,采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非动脉导管未闭心血管疾病共13...
[期刊论文] 作者:陆敏杰, 赵世华, 蒋世良, 黄连军, 牟峰, 张岩, 韦云,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05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非粘液瘤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估几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主要优势及局限性.方法:搜集1979年1月至2004年3月来有完整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证实的原...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波, 蒋世良, 徐仲英, 吴文辉, 孟亮, 陈雪生, 赵,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观察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动物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评价比较两种不同设计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用中华小型猪9只,非体外循环下通过外...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世华, 陆敏杰, 蒋世良, 牟峰, 黄连军, 张岩, 韦云,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5
目的分析原发性非黏液瘤性良性心脏心包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估几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主要优势及局限性. 资料与方法搜集1979年1月~2004年3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
[会议论文] 作者:张岩;刘玉清;蒋世良;赵世华;王宏宇;陆敏杰;, 来源:首届国际医学影像学暨介入医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5
目的:初步评价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所示延迟强化心肌,对肥厚性心肌病及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本文收集自2004 年10 月至12 月期间共26 例患者,其中临床疑诊肥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