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的磁共振诊断:初步探讨心肌强化的临床价值

来源 :首届国际医学影像学暨介入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05082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评价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所示延迟强化心肌,对肥厚性心肌病及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本文收集自2004 年10 月至12 月期间共26 例患者,其中临床疑诊肥厚性心肌病20 例,扩张性心肌病6 例。均采用Magnetom Avanto 1.5T 磁共振仪,旨在显示二种疾病于对比增强条件下的心肌形态特征,并探讨其对于肥厚性心肌病临床预后的影响,以及能否发现扩张性心肌病的潜在病因。 结果:在20 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4 例发现心肌延迟强化,占左室整体心肌重量的百分比分别为5﹪,11﹪,37﹪和63﹪。其中所占比例大于30﹪的2 例均存在较大范围透壁性强化,且临床表现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5﹪和23﹪。6 例临床疑诊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发现例广泛心内膜下强化征象,类似于冠心病所致心肌损害。该患者随后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三支病变”。 结论: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可以为肥厚性心肌病的预后评估提供潜在的有益指标,对于鉴别缺血性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也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氢氯噻嗪(HCTZ)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GLU)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19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线RAAS活性和GLU水平等指标后,
本文回顾了放射治疗技术和辐射测量技术发展的历史,提出了在现代精确放射治疗中正确的应用高仿真度的人体模型;合理的选择高灵敏、小体积、无方向性放射探测器;应用智能化测试仪
会议
目的:探讨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胸膜病变(恶性79例,良性40例)患者的CT检查资料, 评价CT对良恶性胸膜病变尤其是MPM与其它良、
会议
本文将胰腺囊性病变分为真性囊肿、假性囊肿、感染性囊肿、囊性肿瘤。主要讨论了各类囊性病变的CT 表现,以及相应的病理特征,并试对其进行了鉴别诊断。
随着非手术抗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疗效评定方法已显出极大局限性。MRI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明显超前于形态学变化的监测手段。本文就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肿瘤非手术治疗早期疗
目的:肝癌术前肝储备功能的评估是预防术后肝衰竭的关键。研究肝癌背景的肝硬度CT 形态分级与容积测量相结合对肝切除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59 例
会议
目的:分析颅内囊性病变1H MRS特征,评价1H MRS在颅内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52例颅内囊性病变,单体素1H MRS 采集52个病灶,其中I~II 级胶质瘤8例、成胶质细胞瘤9例、转
会议
目的:分析伴有瘤周水肿脑膜瘤的MRI特征,探讨脑膜瘤伴瘤周水肿的机制。 方法: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回顾分析其术前的MRI特征,用Fishers检验比较肿瘤大小、部位、边缘
目的:建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转移瘤的动物模型。初步探索间隙应用HSA-Gd-DTPA的阳性MR 淋巴造影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时的价值。 方法:新西兰兔12只,体重2.0~2.5kg。6只兔单
会议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腔高压患者锥体外系症状和MRI的表现。 方法:从27例肝硬化患者中选择有明确的帕金森症状和其他锥体外系症状的,使用UPDRS量表评价帕金森症状,并行MRI 检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