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5
虽然近年来发表许多关于寻常性天疱疮(PV)的研究文献,而重点在于治疗方面仅是少数,又多持悲观的态度,认为PV常为致死性皮肤病,有的死于广泛性的皮肤损害;另有人报道13例PV结...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76
7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于摄入偶氮染料和苯甲酸化合物后出现了过敏性反应。以口服偶氮染料作激发试验均发生紫癜反应。3例于摄入苯甲酸化合物后发生了紫癜,4例于服用阿司匹林后...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1
作者报告2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中6例合并皮肤损害,其活检显示特殊的组织象,这6例中3例皮疹与淋巴结病同时发生;另外3例发疹是在全身淋巴结病前3月至2年.皮疹的特点:3...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1
作者对选自文献中20例和来自临床的19例的天疱疮患者,作详细研究,观察疾病的活动性与抗体滴度的关系,临床上选择标准,为对四种血清抗体滴度测定多次,随访至少一年.每个病例...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77
作者报告3例发生于皮肤纤维瘤基础上的色素沉着结节性基底细胞癌和19例基底细胞癌样变。这3例色素沉着结节性基底细胞癌患者一男二女,其年龄是40、44、46岁,损害大小为10×1...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蒋以楷,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58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陈明,周鼎耀,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60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作者报告3例发生于皮肤纤维瘤基础上的色素沉着结节性基底细胞癌和19例基底细胞癌样变。这3例色素沉着结节性基底细胞癌患者一男二女,其年龄是40、44、46岁,损害大小为1013毫米至1.4厘米,病期较长可达10年之久,临床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瘤及痣等。在切除后......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作者报告2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中6例合并皮肤损害,其活检显示特殊的组织象,这6例中3例皮疹与淋巴结病同时发生;另外3例发疹是在全身淋巴结病前3月至2年.皮疹的特点:3例全身红斑及斑丘疹,其中一例在发疹期间下肢出现浅溃疡;2例全身瘀点及一例全身红皮病合......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作者对选自文献中20例和来自临床的19例的天疱疮患者,作详细研究,观察疾病的活动性与抗体滴度的关系,临床上选择标准,为对四种血清抗体滴度测定多次,随访至少一年.每个病例间接免疫荧光滴度与临床疾病活动性曲线相对照.......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4
局部涂甲氧补骨脂素治疗银屑病,一般常在2小时后再用长波紫外线照射;但是否需要隔2小时,本文进行了研究.动物实验:豚鼠背部去毛,于25cm2皮肤表面涂以1%甲氧补骨脂素乙醇、醋酮、丙二醇溶液,然后立即、15分钟、1小时和2小时的不同间隔时间照射紫外线.照射剂量是1......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核免疫荧光型对红斑狼疮(LE)临床症状有密切关系,其型类和预后意义可分为以下三组:(1)预后不良型――荧光皱缩边缘型,在严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发现,其中肾脏受累占60%。(2)预后中间型――包括边缘型和线状型,在SLE患者中合并肾脏受累占33%。(3)预后良......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作者于1973~1974年间,观察到5例青年女性患者,年龄在16~28岁之间。这些病例主诉在阳光照射部位皮肤变脆,剥离,并起水疱,主要是手背部。所有病例的水疱均因受到轻度外伤而起,其中例一并在两膝及足背部发生同样损害,因这些部位也同样受到阳光曝晒。例三有趾甲松离和......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粗制和各种精制煤焦油在皮肤病学上的应用差不多有100年,尽管目前有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抗代谢药物及其他现代高级药物应用颇多,但煤焦油仍然在皮肤科方面广泛应用,特别是银屑病和湿疹.作者指出在煤焦油所含有的许多成份中哪些具有治疗作用还不清楚.有鉴于......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5
角层下脓疱性皮病(SCPD)为慢性良性复发性水疱脓疱性发疹,侵犯间擦和屈侧部位,其组织学上的特征是角层下含有多形核白细胞的小水疱。此病女多于男(4:1),平均发病年龄40-50岁,自1956年Sneddon等首次报道以来,文献陆续报道至少已有150例。......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3
矮丑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作者报告3例婴儿患者,身材矮小,体重轻,消瘦得无皮下脂肪组织.所有病例的皮肤疏松,皱纹明显,特别是在身体皱折部,如肛门和阴唇等处更显著.颈和腋部见到大片皮肤呈棕黑色绒毛状隆起,有黑棘皮病的乳头瘤状特点,严重者此种皮肤改变扩......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2
在硬皮病损害中出现大疱是很少见的。作者报告大疱出现在3例成人女性患者。2例硬皮病,一例嗜酸性筋膜炎。硬皮病患者的病期分别为7年和2年,初起时均在躯干、四肢出现多片水肿性斑块,质硬并呈瓷白色,在手及下肢的硬化性红斑块上发生大疱,有的疱破而形成慢性无血......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4
对银屑病的治疗近年来趋向于用不同药物合并应用,其效果常比单独用一种药物为好.作者用类固醇激素合并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26例男性,皮损广泛的顽固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其受累面积至少占体表面30%,平均病期22年(3~40年).将病人分为二组,每组13例;于两侧对称部......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5
银屑病表皮内显著的生化异常是花生烯酸(AA)增高,花生烯酸的代谢不是通过环氧酶就是通过脂加氧酶的途径。脂加氧酶的产物诱导中性白细胞趋化性和脱粒作用,因而利用脂加氧酶的抑制性化合物治疗银屑病,以观察银屑病与脂加氧酶之间的生理病理作用。苯恶丙芬(Benoxa......
[期刊论文] 作者:茅昌保摘,周鼎耀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5
虽然近年来发表许多关于寻常性天疱疮(PV)的研究文献,而重点在于治疗方面仅是少数,又多持悲观的态度,认为PV常为致死性皮肤病,有的死于广泛性的皮肤损害;另有人报道13例PV结果都是死亡,多数死于活动期,皮疹广泛,病情严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