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覃守贵;莫识美;粱文育;,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高粱是具有抗旱、抗涝等抗逆性很强而且生物能源很高的作物.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改大部分低产值作物玉米和部分甘蔗为高粱种植.利用高粱生产生物...
[会议论文] 作者:杨恒山[1]曹颖霞[1]郑庆福[1]李凤山[1]冯延平[2]张军[3],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2003年在内蒙古通辽地区研究了杂交高粱——“格雷兹”的生长及营养品质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格雷兹”株高及单株干重持续增长;群体叶面积指数后期仍保持较高水...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辉,高士杰,杨明,邓日烈,刘丽屏,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分述了高粱的生态价值、能源价值、饲料价值、糖料价值、特用价值,以及发展高粱应注意的问题;同时阐述了广东发展高粱的优势及将带来经济大发展的诱人前景....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志鹏,杨镇,邹剑秋,来凯,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生物质能源产业在我国正处于朝阳产业阶段,它包括气化、液化和固化三种转化方式.利用高粱转化乙醇属于液化部分,获得乙醇是一种非粮原料能源.高粱杂交种“辽1号”的育...
[期刊论文] 作者:徐海斌,,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确定“篆”一词产生的时代,是正确揭示“篆”性质的起点。“篆”和“摹印”功用一样,但风格有异,“摹印”与“篆”之间存在着一个发展过程;“篆”指的不是有谬误的...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志鹏,邹剑秋,朱凯,王艳秋,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辽2号”( L0201A/LTR106)是以自选不育系L0201A为母本,以LTR10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能饲兼用型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茎秆产量高,茎秆多糖多汁,含糖锤度高,较抗丝黑穗病、叶...
[会议论文] 作者:葛江丽,任大明,姜闯道,石雷,谷卫彬,张金政,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总结了高粱栽培、育种、生理特性和常见病虫害等方面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王阿平,陈明,卢庆善,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高粱是重要的生物能源之一,可形成各种门类的产业,如饲料、榨糖业,酿制白酒、酒精、醋,利用高粱茎皮可制作板材、生产纸张.高粱产业要从初级做起,逐步向高级发展,实现系...
[会议论文] 作者:郑庆福[1]李凤山[1]杨恒山[1]赵雅莲[2]郑威[1]王振国[3],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平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高粱“格雷兹”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单株分蘖数在生育前期消长明显,株高、茎叶比、LAI、...
[会议论文] 作者:王鼐,郭中校,刘洪欣,石贵山,王江红,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高粱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的能源作物,即高效绿色能源作物,还是优质的饲料作物.近年来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吉林省有适于高粱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充分开发和利用高粱资源,对吉林省乙醇工业和畜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起源于非洲,于公元4世纪传到我国,之后各地均有零星栽培.高粱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是近年...
[期刊论文] 作者:黎大爵,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高粱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可用于能源、饲料的作物,若栽培高粱并制成高粱秸秆粉,其单位面积产量约为我国1999年小麦平均产量的6.9倍,玉米的5.5倍!种植333万hm2高粱的...
[会议论文] 作者:费立发,赵福升,张鹏,张建立,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对以高粱秸秆汁的酒精发酵、原汁的保存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原汁的酸度,能够防止杂菌污染,在29℃恒温条件下,可延长高粱汁的保存期至2 ~3d;耐高温活性干酵母的加量...
[会议论文] 作者:宋俊萍[1]陈洪章[2]马润宇[3],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高粱秆液态发酵中,存在着榨汁难,糖分损失严重等问题.采用固态发酵的方式,进行了高粱发酵酒精的研究,确定了发酵过程中发酵时间、接种率、初始pH、营养盐等因素的优化方...
[学位论文] 作者:张亮,, 来源: 年份:2007
1、目的刺首出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刺论”一篇是专门论述刺的文献。后世医家大多沿袭其理论,少有阐发,现今关于刺研究文献数量不多,而且研究方法...
[会议论文] 作者:康志河[1]杨国红[1]杨晓平[1]王春义[1]鹿占磊[2]陈军平[3],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高粱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的高能源作物.阐述了其国内外开发利用概况,并对其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充分发挥高粱作为高能作物生产饲料和燃料乙...
[会议论文] 作者:郑士梅,刘永莉,张占金,冯铁英,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本实验以高粱品种“九粱1号”和“九杂1号”为材料,采用简易固态发酵法,对其茎秆提取乙醇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高粱茎秆是提取乙醇极佳的生物质能源....“九粱1号”茎秆可提取50°粗乙醇9.26t/hm2,折99.6°的无水乙醇3.96t/hm2....“九杂1号”茎秆可提取50°粗乙醇8.76t/hm2,折99.6°的无水乙醇3.75t/hm2.单位面积高粱茎秆乙醇提取量明显高于单位面积玉米籽实...
[会议论文] 作者:刘荣厚;沈飞;梅晓岩;,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高粱茎秆汁液锤度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之间的关系.以高粱茎秆汁液为原料,在摇床及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会议论文] 作者:涂振东,叶凯,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燃料乙醇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众多研究表明,高粱茎秆是生产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高粱茎秆经过预处理、水解和发酵可生...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志鹏,朱凯,王艳秋,段有厚,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高粱不同播期对主要性状影响的研究表明,生育期随播期延后而缩短,株高升高,茎粗达到差异显著平准,籽粒产量随播期延后而有所降低,鲜重变化不大.在沈阳地区高粱最适播期应根据环境条件和生产目的确定....
[期刊论文] 作者:阿依古丽·艾买提,依再提姑·阿布都克里木,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粱会议暨第一届高粱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7
对引进的高粱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高粱品种特性不同,杂9、杂6品种生物产量、茎秆产量较高,含糖率分别为16.4%和13.2%,可作为高糖型和丰产型品种推广应用.杂5品种籽粒产量最高,生物产量适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