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源隆, 来源:小康 年份:2016
已经为祖国健康工作了60年的科学家滕吉文希望中国能够真正从一个科学大国发展成为一个科学强国,这就必须要实现从“1+Δ”到“0+1”的思维转变,对于“0+1”,他如何解读?  地球物理学家是做什么的?...
[期刊论文] 作者:毛慧慧,雷建设,滕吉文,,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为深入理解华北克拉通破坏机理,本研究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南北向宽频带线性高密度流动地震台观测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获得了1985条高质量到时资料,进而利用FMTT(Fast Marchi...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 刘有山, 皮娇龙,,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6
大数据时代——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变革,它作为人类社会信息发展的产物,以"信息风暴"为预测变革手段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并决定着人类的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大数据所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乔勇虎,宋鹏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能源结构中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主体能源是石油,而我国以富煤、贫油、少气为本土资源特点,煤炭是主体能源.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大幅度...
[会议论文] 作者:皮娇龙,杨辉,丁志峰,滕吉文,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自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来,青藏高原持续向北东方向发展,从而导致东北缘地域自中古生代开始又经历了新的变形和变质作用,并与晚古生代到晚侏罗纪开始抬升,直到现今,青藏高原东...
[会议论文] 作者:宋鹏汉,刘有山,滕吉文,张雪梅,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宋鹏汉,张雪梅,滕吉文,刘有山,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1.IntroductionThe Moho depths below individual seismic stations can be estimated by H-κ stacking(H-Moho depth,kcrustalVp/Vs ratio) of P-wave Receiver Functions(RFs).The researchers usually use the sur...
[会议论文] 作者:胡刚,何正勤,滕吉文,叶太兰, 来源:2016地球与行星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 年份:2016
基于高密度地脉动观测对太原断陷盆地内的143个地脉动观测数据应用H/V谱比法分析计算获得其卓越频率,并根据经验公式推算出太原盆地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太原断陷盆地第四纪覆盖层由北向南逐渐增厚,汾河河谷及两岸由于受隐伏断层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董兴朋,闫雅芬,毛慧慧,,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16
地球内部物质在动力作用下重新分异、调整,深部和浅部物质与能量进行着强烈的交换和运动,并导致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地震与火山等灾害的形成。地球动力学受到地球科学界...
[期刊论文] 作者:董兴朋,滕吉文,马学英,宋鹏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有限频率层析成像考虑了非均匀介质中波的散射、衍射、波前愈合等物理性质,使得其对速度异常体的分辨能力远大于射线层析成像.推导和计算有限频率敏感核是进行有限频率层析成...
[期刊论文] 作者:闫亚芬,滕吉文,阮小敏,胡国泽,,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本文应用化极、水平及垂向导数、向上延拓、视磁化强度填图及磁性界面反演等方法处理了龙门山及相邻地域最新的航空磁测数据,分析了龙门山及相邻地域的航磁异常展布特征.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刘震,田小波,聂仕潭,段耀晖,滕吉文,,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利用华北固定台网的宽频带地震远震记录波形资料,提取P波接收函数,通过偏移成像和共转换点叠加,得到华北地区东部地幔过渡带深度及厚度的图像.研究结果显示,地幔过渡带上界面...
[会议论文] 作者:周贝贝,梁晓峰,田小波,朱高华,滕吉文,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青藏高原形成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和挤压,对其现今深部结构的研究可以为理解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约束.前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包含了沿碰撞方向的缩短和横向的伸展,其中部的共轭走滑区是调节青藏高原纵向和横向构造运动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晰,王芃,邓阳凡,张永谦,徐涛,滕吉文,,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6
利用重力异常构建壳幔密度结构,是获取地球内部物性参数、岩石结构的方法之一,可以为研究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约束.直接观测到的重力异常是获取壳幔密度结构的重要资料.重...
[期刊论文] 作者:马学英,滕吉文,刘有山,董兴朋,宋鹏汉,,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6
长白山火山是一座具有潜在喷发危险的大型近代活动火山,因此通过对该火山活动的监测,加强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系统的研究并了解天池火山的活动性质是很有意义的.除了开展长...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宋鹏汉,张雪梅,刘有山,乔勇虎,马学英,,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16
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主体内涵是地球内部物理学,而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的核心则是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的运动和力源及其响应.在研究和探索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深层过程与力源...
[期刊论文] 作者:武振波,徐涛,武澄泷,张明辉,田小波,滕吉文,,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相对于宽阔的腹地,青藏高原西部南北向宽度仅约600km,却记录了印度和欧亚板块汇聚的深部过程及其响应.本文用22台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在西缘构建了一条南北向探测剖面(~80°...
[期刊论文] 作者:王谦身,滕吉文,张永谦,陈石,文武,皮娇龙,马学英,,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通过对跨越华北克拉通、秦岭造山带、扬子克拉通几大地质构造单元的,北起陕西榆林经秦岭过重庆鱼泉、贵州贵阳并向南到广西凭祥全长1810km超长重力探测剖面的数据进行处理分...
[会议论文] 作者:周贝贝[1]梁晓峰[2]田小波[2]朱高华[1]滕吉文[2],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青藏高原形成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和挤压,对其现今深部结构的研究可以为理解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约束.前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包含了沿...
[会议论文] 作者:俞贵平,张明辉,白志明,徐涛,刘有山,滕吉文,武澄泷,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中国大陆中西部乃至全球造山带普遍具有丰富的资源勘探前景,同时这些构造带域由于板块拼贴和碰撞作用往往具有复杂地壳结构,探测造山带及盆山耦合区下方地壳精细结构正逐渐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