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7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蔡华,,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2009
神与意作为中国传统诗学的主体诗性要素,被翻译家汪榕培运用于其翻译实践,成为汪榕培英译汉语典籍诗歌的翻译追求和翻译表现。汪榕培所译陶渊明组诗《形影神》神韵和意境清晰...
[学位论文] 作者:刘炳淑,, 来源: 年份:2009
汪榕培先生不仅是我国外语教育界知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翻译家。他在典籍英译及其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对继承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玲,, 来源:外语界 年份:2009
本文主要评述汪榕培、王之江主编的新著《英语词汇学》。新书在《实用英语词汇学》和《英语词汇学教程》的基础上编写,在内容和体系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使读者对词汇学和词汇学...
[学位论文] 作者:杨丽丽,, 来源: 年份:2009
传统的翻译研究往往集中于从语言学角度或从多个译本异同比较角度对译作进行各种分析,而仅关注译者的一本译著进行研究重视不够。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宏,, 来源:上海翻译 年份:2009
本文介绍了由汪榕培教授和笔者主编的本科翻译专业教材《中国典籍英译》的编写理念、基本内容和特点。笔者提出,典籍英译总的标准是"传神达意",并对此进行了详细阐释。本文还...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宏,付瑛瑛,, 来源:中国外语 年份:2009
本文论述了由汪榕培和笔者主编的本科翻译专业教材《中国典籍英译》的编写理念、编排体系和教材特色。笔者指出,该教材在国内首次对典籍英译总的标准“传神达意”进行了详细...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龙,, 来源:科技英语学习 年份:2009
汪榕培统计,"英语每年都能出现5000多个新词",这是何等的壮观...
[期刊论文] 作者:吴志萌,,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9
本文利用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模式,分别从信任,侵入,吸收与平衡这三大步骤对汪榕培,冯友兰和美国著名汉学家梅...
[期刊论文] 作者:蔡华,, 来源:中国外语 年份:2009
由于中国古诗素有"诗无达诂"之誉,由于诗歌译界通晓"诗就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之论,汪榕培翻译中古诗歌的翻译实践经常以"留白"性提示与提升的翻译面貌示人,体现着诗歌翻译过...
[期刊论文] 作者:董瑞霞,, 来源:知识经济 年份:2009
本文以韩禄伯和汪榕培的译本作为文本分析对象,运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理论对其分析,并...
[期刊论文] 作者:蒋骁华,, 来源:上海翻译 年份:2009
C.Birch、汪榕培、张光前的三个英语《牡丹亭》全译本各有特色。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三维"转换为理论工具评析此三译本。研究显示:Birch译文在文化维及交际维的第三...
[期刊论文] 作者:周序林,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汪榕培、潘智丹《英译<诗经.国风>》译为:“In Month Five the grasshoppe...
[期刊论文] 作者:周序林,,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9
汪榕培、潘智丹《英译诗经.国风》译为:“In Month Five the grasshoppers h...
[期刊论文] 作者:刘敏,, 来源:考试(高考英语版) 年份:2009
词汇学专家汪榕培教授指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
[学位论文] 作者:杨丽丽,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2009
传统的翻译研究往往集中于从语言学角度或从多个译本异同比较角度对译作进行各种分析,而仅关注译者的一本译著进行研究重视不够。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期刊论文] 作者:汪榕,, 来源: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在审美心理上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云南少数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理论与实践是中国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审美,追寻它们的......
[学位论文] 作者:汪榕,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09
文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和反映,而且是重要的表现和反映。透过文学文本,我们能了解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文化。《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它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
[学位论文] 作者:孙静婧,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0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中庸思想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总的来说,中庸就是要求以人的内在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汪榕生,, 来源:中国品牌与防伪 年份:2009
在神话的奇思妙想里,人类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和对万物生长的变化赋予了一层奇异的色彩。透过神话幻想所折射出的光芒,人类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阐释,最终,借助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最...
[学位论文] 作者:靳宁, 来源:厦门大学 年份:2009
隐喻,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历史上,都曾经仅被视为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对人类思维方式、艺术创造、语言使用等的影响以及隐喻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