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椿, 来源:科技潮 年份:2011
2010年我国极端天气灾害发生频繁2010年,我国频繁遭遇极端天气事件的严重影响,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频繁的极端灾害事件大部分都是极端天气事件引起的延伸灾害...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椿,杨静, 来源:气象知识 年份:2011
地球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空间,它给人类提供了合适的温度环境、丰沛的降水资源,农、业、林业、畜牧业才得以发展,人才有足够的食物;它同时给人类一个适宜居住的环境。但是,也......
[会议论文] 作者:慕建利,李泽椿,谌芸, 来源: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1
综合利用T213(0.5625o×0.5625o)资料和近年来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包括地面区域逐时加密观测资料、分钟降水资料、FY —2C 卫星、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07 年8 月8 日陕西关中短历时强暴雨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天气学分析表明:对流层中层青藏高原高压和西太平洋副......
[期刊论文] 作者:缪旭明, 李泽椿, 田浩,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年份:2011
[期刊论文] 作者:郁珍艳,何立富,李泽椿,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11
通过对2008年6月22-30日产生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华北冷涡动力、热力结构和演变特征的分析,发现:此次冷涡发展深厚,300hPa冷涡中心明显,冷涡还在地面诱发了锋面气旋。在冷涡发展直......
[期刊论文] 作者:郑国,薛建军,范广洲,李泽椿, 来源: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2011
暴雨灾害是我国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其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以气象降水数据为基础建立数据集,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暴雨事件评估模型,对淮河流域...
[会议论文] 作者:袁慧敏,范广洲,王秀荣,李泽椿, 来源:2011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年份:2011
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87个站点,利用1957-2007年中国高密度台站地面基本气象要素值中的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选取定义...
[会议论文] 作者:朱立娟;龚建东;李泽椿;陶士伟;, 来源: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1
  雷达VAD 资料因不包含气压高度信息,在资料综合使用中受到限制。本文针对此问题,主要研究该资料气压高度标定方案。提出了以雷达站所在地地面气象观测要素作为参考的标定方......
[会议论文] 作者:袁慧敏,王秀荣,范广洲,李泽椿, 来源:2011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年份:2011
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87个站点,利用1957-2007年中国高密度台站地面基本气象要素值中的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选取定义平均降水量、降水强度、覆盖范围和持续时间4个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了正态化转化或Γ分......
[期刊论文] 作者:苏永玲, 何立富, 巩远发, 李泽椿, 郁珍艳,, 来源:气象 年份:2011
利用2001-2008年5-9月京津冀地区175站危险天气报和灾情报告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雷雨大风、冰雹和短时暴雨3类强对流天气的时...
[期刊论文] 作者:易笑园,李泽椿,姚学祥,王红艳,孙晓磊,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11
利用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等监测资料、1°×1°NCEP再分析资料和4DVAR雷达反演低层风场资料,运用雷达拼图图形叠加、剖面和中尺度滤波等分析手段,...
[期刊论文] 作者:郁珍艳, 何立富, 范广洲, 李泽椿, 苏永玲,,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11
利用京津冀的危险天气报资料,统计分析2001—2008年5—8月华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动力热力特征。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在沿海地区发生的概率最大,尤其是下午......
[期刊论文] 作者:易笑园,李泽椿,孙晓磊,刘一玮,孙密娜,朱磊磊, 来源: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2011
利用卫星、雷达和加密自动站等监测资料,结合VDRAS系统资料和1°×1°NCEP再分析资料,对造成黑昼和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空间、热动力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及...
[会议论文] 作者:袁慧敏[1]王秀荣[2]范广洲[1]李泽椿[2], 来源: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1
  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87 个站点,利用1957—2007 年中国高密度台站地面基本气象要素值中的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选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