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品兰,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0
用不同浓度的IL-2刺激静息T淋巴细胞,其细胞内IP3无明显改变,但ConA刺激则使IP3增加45%。在IL-2依赖性T细胞,IL-2R表达率达83%,IL-2刺激时IP3...
[期刊论文] 作者:李品兰,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1991
本文采用细胞膜放射标记及细胞内提取物分步层析的方法测定了小鼠脾细胞及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Con A刺激条件下磷酸肌醇(IPs)的变化。结果显示:细胞内提取物洗脱液呈现五个清晰......
[期刊论文] 作者:李品兰, 来源:上海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1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ConA诱导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内1-磷酸肌醇(IP_1),2-磷酸肌醇(IP_2),3-磷酸肌醇(IP_3)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剂量ConA刺激早期,细胞内IP_3、IP_2及IP_1水...
[期刊论文] 作者:李品兰,, 来源: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年份:1986
H因子是补体激活替代途径的调节蛋白,通过结合到C3b上来调节补体的级联反应,并作为Ⅰ因子的辅因子将C3b转变为iC3b.该因子由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并发现于人的血小板和淋巴...
[期刊论文] 作者:李品兰,邹爱平,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1991
本文用不同浓度的IL-2刺激静息T淋巴细胞,其细胞内IP_3无明显改变,但ConA刺激则使IP_3增加45%。在IL-2依赖性T细胞,IL-2R表达率达83%,IL-2刺激时IP_3的变化依浓度不同而异,1...
[会议论文] 作者:李品兰,周韫珍, 来源:武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4
作者分批研究了120只饲喂不同剂量工业品六六六的大白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及免疫器官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用药20天后,2.5和12.5mg/kg组大鼠血清抗体水平降低,细...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张文英,李品兰,李绍白,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2
单克隆抗体对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已有文献论述。但是有关生物导向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IL-2R以及TFR表达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探讨了抗AFP-F(ab)2-Ad...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李品兰,张文英,李绍白,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作者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硬化、肝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变化。其中肝硬化(LC)、肝癌(PHC)组的CD_8的阳性细胞分别是34.72%、38.93%,正常对照组为27.30%,与正常...
[期刊论文] 作者:袁岳沙,王令仪,李品兰,沈关心, 来源:实用儿科杂志 年份:1988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系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我们最近采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检测...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张文英,李绍白,李品兰,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作者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硬化、肝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变化。其中肝硬化(LC)、肝癌(PHC)组的CD_8的阳性细胞分别是34.72%、38.93%,正常对照组为27.30%,与正常...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李品兰,张文英,李绍白,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李品兰,薛国荣,蒋正明,张明富,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本文通过使用肌醇-1-磷酸酶抑制剂-锂离子(Li+)及3H-TdR掺合法研究了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代谢对正常人以及不同病人淋巴细胞丝裂原诱导的增殖反应的影响。在未经Li+处理...
[期刊论文] 作者:邹爱平,李品兰,唐望先,王迪浔,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1990
为了研究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异质性以及信息传递及其对血管运动的调控作用,本实验建立了家兔肺微动脉内皮细胞的非酶性分离、收集方法并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观察了培养过程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周韫珍,李品兰,李世敏,曹祥豪,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李品兰,袁岳沙,沈关心,邵静芳,张悦,刘恭植,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1989
本文用单克隆抗体SACI-Ig花环法测定了小儿急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OKT8~+细胞均...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李品兰,张文英,李绍白,张纯厚,孟长凤,李萍,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本实验应用戊二醛联接抗AFP-F(ab)’2 和阿霉素(Adr),并对联接物的抗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AFP-F(ab)’2-Adr联接物在小鼠的LD50为7.43mg/kg 使用1/10~1/5LD50剂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关心,王晓林,孙蓓,邵静芳,李品兰,章翰,刘恭植,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份:1988
本文采用固定细胞ELISN,间接免疫光和SPA花环三种方法同时检测抗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结果证明固定细胞ELISA法阳性率最高.SPA花环法较低,间接免疫荧光法是筛选细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