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6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泥,, 来源:书与画 年份:2017
(一六四二—一七○七),原名若极,小字阿长,明宗室靖江王后裔。幼年在宫乱中被仆臣带出,后落发为僧,法号初为超济,后改为元济(或称原济),又有大涤子、湘老人、苦瓜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7
《传世款作品真伪考》,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布面精装16开,定价498元。本书对千余件传世款作品做真伪考辨,资料之宏富、搜集之艰辛、论断之艰难...
[期刊论文] 作者:良志,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7
、望破灭后隐退山林,八大、髡残、渐江,是谓“四僧”他们生逢明清易祚乱世,各种愿削发为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晶晶, 来源:老年博览·上半月 年份:2017
(1642年—1708年),明朝皇室后裔,与弘仁、髡残、耷合称清初“画坛四僧”。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竹西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1644年,清军入关。...突如其来的大变故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不满3岁的就是其中之一。那时他叫若极,是明靖江王亨嘉的長子。...眼看崇祯帝自尽,清军又入了关,亨嘉按捺不住,于1645年自称监国,可惜次年他就被已称帝的唐王所杀,成了大时局里微不...
[期刊论文] 作者:良志,,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7
本期《与家世相关作品辨析》对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署名的山水四段图等作品作了深入辨析。作者运用题画诗文、款识、钤印、生平等多方面的文本和史料信息,得出了令人...
[期刊论文] 作者:陶喻之,,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7
一、由相传法名“超济”说起名号众多,相传有“超济”法名。明复《原济禅师行实考》(一)“家世之研究·名号”曰:“他的法名,最初称为‘超济’。依佛门命名的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倩,,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2017
的书法单独成作极少,但题画书法很丰富。该文主要探究的题画书法艺术,将的书与画结...
[期刊论文] 作者:周洲,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2017
《画与录》以十八章篇幅,通于哲理;要言少索,论深精妙;更成为其佼佼者惠泽后世。而一生跌宕传奇,适逢家国大恨,正是人生悲凉;沧海桑田,如同幻梦;楼玉宇,瓦砾颓场;前景何在?...如此这般,不禁让人深究在《画与录》中的“蒙养”之道。  关键词:;蒙养;画与录;创作;修养  一、蒙养之义——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真,, 来源:花木盆景(盆景赏) 年份:2017
富有,五十又五,字耕夫,号劳力。务农过,当过兵,现从政。玩10余载,珍藏以汉江釉光青为主的精品观赏200余方。不能言最可人,万象皆从中出;一尽览人间趣,斗室能藏世...
[期刊论文] 作者:良志,,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7
画语录》第十七章《兼字》,在整个画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所提出的"兼字"的概念,在中国艺术理论史上具有很高价值,但其涵义晦涩,至今真实意思并没有被...
[期刊论文] 作者:汪静, 来源:美术文献·学校体音美 年份:2017
(公元1641~1707年,明靖江王赞仪十世孙,亨嘉之子,明亡后为避难剃发为僧,法号,又名大涤子、原济、苦瓜和尚。...一生的创作,基本是在大自然里遨游,着重看其关注的题材,形成了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核心,除此之外,其“一画论”“我自用我法”等也是《...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 来源:读天下 年份:2017
摘要:是明清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在绘画艺术上形成了独特理论,无论他的艺术作品创作还是美学思想都是自成一家,不仅在当时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即使在当今仍是一份值得重视的艺术遗产。  ...关键词:;中国画;笔法;艺术特点  (1642—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  ...
[期刊论文] 作者:霍晨洋, 来源:西江文艺 年份:2017
【摘要】:,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之一,他不仅擅长理论方面,还对绘画技艺有着大胆创新,在笔墨刻画上做到了独树一帜。他的花鸟画更是以笔墨豪放称著,代表的正是清初时期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水平。...【关键词】:;花鸟;绘画;独树一帜  一、绘画创作的时代背景  ,原名若极,具体生卒月不详,约生于明崇祯十四年(公...
[期刊论文] 作者:良志,,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7
和八大山人的研究中,二人的交往是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谈及八大山人,是在169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物馆藏有为鸣六(黄律)作山水...
[期刊论文] 作者:良志,,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7
福建博物院积翠园藏款《山水图》十二屏,立轴,绢本,每屏纵168.5厘米,横48.4厘米,设色。体制巨大,古雅幽淡,颇新人耳目。早年作品被确认为真迹的不多,如果此十二屏被...
[期刊论文] 作者:良志,,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7
生平有很多年轻朋友,他又是一位慷慨任情之人,所以相赠这些忘年之交的作品很多,这些朋友中有赵子泗、吴南高、洪正治、黄砚旅等。作品流传很多与这些年轻的朋友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良志,,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7
署名的作品不仅藏于各大小博物馆,也充斥市场,其中赝品仍不时浮出水面,令市场主体措手不及。民国时期张大千便为仿的高手,也蒙蔽了不少当时的艺术家、收藏家,成为艺坛经久...
[期刊论文] 作者:雒三桂, 来源:书与画 年份:2017
其在野者,如八大山人、髡残、渐江、及新安诸画家,虽然部分受到董其昌一派文人绘画的影响,却因身世、环境与个性因素的不同,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之路。...即以而言,他的家子孙身份几乎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幼年即被迫出家。也因为这种经历,成...
[期刊论文] 作者:乔迅,, 来源:中国画画刊 年份:2017
()信札:弟昨来见先生者,因有话说,见客众还进言,故退也。先生向知弟画原不与众列,不当写屏。只因家口众,老病渐渐日深一日矣。世之宣纸,罗纹搜尽,鉴赏家不能多得;湘画...
[期刊论文] 作者:崔晓蕾,, 来源:爱尚美术 年份:2017
康熙五年(1666)至康熙十八年(1680),居于宣城(今安徽),此时正是其早期风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宣城,居于敬亭山麓之广教寺、金露庵和闲云庵等寺庙,多次游历黄山,创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