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娅梅,董砚虎, 来源:中国糖尿病杂志 年份:2008
患者,女,53岁,确诊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6年,长期口服双胍、磺脲类、伲福达等药物并间或联合胰岛素治疗,FPG控制在8~10mmol/L,2hPG10~15mmol/L,HbA1c8%~9%,血压(140~150)/(70~90)mmHg...
[期刊论文] 作者:朱娅梅 董砚虎, 来源:糖尿病之友 年份:2008
多数糖尿病患者并非单纯高血糖,还常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和高尿酸等代谢异常,上述异常无论是单独存在还是混合存在,都应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适当的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限制钠盐摄入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降压药物的选择与非糖尿病......
[期刊论文] 作者:朱娅梅 董砚虎, 来源:糖尿病之友 年份:2008
正常人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可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和进餐后的胰岛素分泌,这两部分胰岛素分泌量大约各占50%。    所谓基础胰岛素分泌是指24小时胰岛细胞持续脉冲式分泌的微量胰岛素(约0.5~1单位/小时),也就是说基础胰岛素分泌不依赖于进食或指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
[期刊论文] 作者:朱娅梅 董砚虎, 来源:糖尿病之友 年份:2008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代谢异常和某些急慢性并发症,因此,除选择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外,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十分普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常用降糖药物,还应适当熟悉影响血糖的其他药物与激素。    内分泌激素与药物 ......
[期刊论文] 作者:朱娅梅 董砚虎, 来源:糖尿病之友 年份:2008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种类很多,鉴于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适应证不尽相同,甚至同类降糖药也有很多品种,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肥胖程度、血糖升高的特征,尤其是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程度、肝肾功能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朱娅梅 董砚虎, 来源:糖尿病之友 年份:2008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所谓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实际上很多人的病程已经有数年历史,甚至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B细胞功能损害程度,以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等,都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案和/或用药选择。因此,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和降糖药物的选择......
[期刊论文] 作者:朱娅梅 董砚虎, 来源:糖尿病之友 年份:2008
典型的低血糖患者常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虚弱、头昏、烦躁、心慌、出汗、饥饿感、皮肤苍白、肌肉颤抖、视物模糊、思维异常、焦虑,甚至行为异常、精神障碍、高血压等,严重者(神经性低血糖)可发生昏迷、癫痫样发作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进食或补糖后可缓解。通......
[期刊论文] 作者:朱娅梅 董砚虎, 来源:糖尿病之友 年份:2008
年龄在60岁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的糖尿病,或在60岁以前就患有糖尿病而延续到60岁以后的,统称为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老年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在老年人中仅占少数,这些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    治疗和选择药物有特殊性    老......
[期刊论文] 作者:韩佳琳,朱娅梅,栾健,郭丽娜,董砚虎, 来源:中国糖尿病杂志 年份:2008
目的调查青岛城区T2DM一级亲属(FDR)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糖、脂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方法从该城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抽取既往无DM病史者1392例(T2DM患者FDR528例,非糖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