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曙光,, 来源:湘潮(下半月)(理论) 年份:2008
植的功业,如《白马篇》、《名都篇》等,雄健豪迈,遒逸奔放,鲜明地体现了植的人生理想,是一曲曲昂扬凌厉的青春之歌。从艺术传承上来讲,这新诗歌既受到了诗经征戍之作、...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智慧,, 来源: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2008
曹操改造了五言乐府,首开慷慨悲壮的五言诗风,曹丕增强了五言的抒情性,促进了五言华丽风格的形成;植巩固了五言的地位,创造了诸多五言的体类,对后世专类的出现产生了极...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云,,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2008
植的闺怨,都是他发泄身世的慨叹之作。从诗人创作闺怨的背景入手,围绕诉“离夫”之愁,鸣“弃妇”之怨的主线,讨论诗人以人托人、以事托志的诗情。...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琼,,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08
魏晋时期诗作中出现的公宴题材源起于三,是以把觞对酒、筝瑟阳阿、游园助兴为题材,并借设宴飨客写所见所感、抒发志意的诗作,因此有关这种题材的也最接近生活的真实面...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潮 年份:2008
为展示世界华文散文当前创作风貌,推出新人、新作,壮大散文创作队伍,《潮》杂志社与北京德恒投资有限公司决定联合举办首届“潮杯”世界华文散文大奖赛。参赛不收...
[期刊论文] 作者:程继红,,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人品和文品虽有区别,但因多抒情言志之作,所以从此一禺可以窥见其性格某些方面:远大的政治理想;儒、法、墨、道兼容的思想;意志坚韧的求...
[期刊论文] 作者:任岩岩,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8
法国诗人拉马丁有段名言:“既不是赞歌,也不是挽歌,而是实在的、正经的生活;正如歌属于日常工作一样,也属于生活。”宇翔的许多诗歌正是如此,对普通劳动人们特别是那些消失在...
[期刊论文] 作者:徐锦锦,, 来源:消费导刊 年份:2008
《下泉》是国的风,《风》在国风中属于十二"变风"之列,乱世之音哀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本文从诗歌主旨和创作时间两个角度入手,对此诗进行了辨析。...
[期刊论文] 作者:奚少庚,, 来源:潮 年份:2008
谈及者,则吾有感焉.者何物?乃灵性抒放之门.有灵性方有好诗.王国维先生所谓“境界”二字,即是诗人灵性注入天然景物而得之者也....
[期刊论文] 作者:季艳茹,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08
“鱼山空中听梵”的逸话,使许多学者带着禅释的眼光品析植的诗歌;“游仙访神”的诗篇,引领众多文士抒写子建诗歌的道情仙趣。以此为尚,的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多处...
[期刊论文] 作者:黄丽萍,,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游仙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重要型,在其承继和发展过程中,植和郭璞是两座不可忽视的重镇。本文对二人游仙诗进行比较研究:、郭游仙诗同是抒写胸中牢落的作品;植游仙...
[期刊论文] 作者:向回,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植现存乐府共有41篇,学界普遍认为其中绝大多数不入乐。通过对植所作乐府曲调的音乐流传情况的系统考查,有理由认为他所作的乐府歌大都是入乐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锦锦, 来源:消费导刊 年份:2008
《下泉》是国的风,《风》在国风中属于十二"变风"之列,乱世之音哀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本文从诗歌主旨和创作时间两个角度入手,对此诗进行了辨析。...
[期刊论文] 作者:赵沛霖,,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8
植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创作的赠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艺术个性。这些赠答都集中于其诗歌创作的前期,后期未创作赠答完全是出于政治原因。在植...
[期刊论文] 作者:天,, 来源:流行歌曲 年份:2008
评论我与天兄一见如故,当他把《流泪的石头》这张专辑送给我后,仔细听过两遍,我被深深震憾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被砸在废墟里头。”看到这样的句子,谁不为之动容?但是,...
[学位论文] 作者:吴冬红,,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8
勋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词、文皆有佳作传世。或许是因为他大量创制应制词的缘故,学术界对他关注不多,还未曾展开对他的词的整体研究。勋是一个以...
[学位论文] 作者:唐先进,, 来源: 年份:2008
溶,字洁躬,号秋岳,浙江秀水人。崇祯十年进士,降清后,累迁户部侍郎,后左迁广东布政使、山西按察副使等职,康熙六年裁缺归里,康熙二十四年(1685)卒。溶一生、词作品颇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士昌,, 来源:暨南大学 年份:2008
学佺是晚明闽派一位重要的文人,他以实际诗歌实践活动促进了闽中文学、文化的发展,形成了闽中文风兴盛的局面。学佺交游广泛,在与友人酒结社、切磋文艺的过程中,孕育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遇春,, 来源:文学教育(上) 年份:2008
寇是谁?读了小说《小镇夜景》之后,我猜想寇肯定是诗人,而且是那种深受解构思维影响的“第三代”的诗人。其实,寇是否写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小说从语言到思想,都...
[期刊论文] 作者:魏宏灿,,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论者解读慷慨悲凉的风格之成因,多注重社会时代的因素,而人与物候之关系则较少论及。氏父子及建安诗人多为北方人,又主要活动在以邺下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其耳濡目染,感物兴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