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2008
戴汝平、高建华教授编写的《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成像》近期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13章,对MDCT的工作原理、三维重建原理及检查方法进行了介绍;着重对冠状动脉MDCT解剖、冠状...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平,, 来源:浙江医学教育 年份:2008
对我院2007年实习护生在岗前进行职业防护认知调查。结果护生防护知识严重缺乏,防护意识淡薄。分析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会议论文] 作者:戴汝平, 来源:第七届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潇湘心血管病介入论坛 年份:2008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决定组建"结构性心脏病"学组,这对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疾患等等;其中既包括先天性也包括获得性;既有诊断也包括治疗,特别是介入治疗.学组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
[期刊论文] 作者:韩纬,戴汝平,, 来源: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年份:2008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种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简便、可靠和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的发展使...
[会议论文] 作者:张戈军,戴汝平, 来源:2008全国结构性心脏病诊断及介入治疗研讨会 年份:2008
本文介绍了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几种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经导管人工瓣膜置入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介入治疗等,并分别探讨了手术方法,且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
[期刊论文] 作者:高建华,王贵生,李剑颖,孙宪昶,韩文娟,赵雯,戴汝平,,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 探讨低剂量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连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常规组(c组)和低剂量组(L组),每组50例。C组采用标准采集方法,L......
[期刊论文] 作者:高建华,王贵生,郑静晨,李剑颖,孙宪昶,高彩宏,戴汝平,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 在64层螺旋CT(64-MSCT)心脏检查中,通过对不同体重指数(BMI)采用不同管电流的研究,达到均衡控制X线剂量的目的 .方法 实验分2个步骤:(1)连续选取100例(C组)不同BMI拟行64-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使用GE LightSpeed VCT机完成心脏扫描.采用640 mA,120 kV,0......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有优,郑丽丽,戴汝平,李向民,周旭辉,彭谦,孟悛非,,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心脏憩室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EBCT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心脏憩室患者资料6例,男女各3例,年龄1.5—24岁。采用美国Imatron-C150型扫描机行连续......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有优,戴汝平,郑丽丽,李向民,周旭辉,彭谦,孟悛非,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先天性心血管憩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EBCT诊断并有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心血管憩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连续容积增强扫描,1例行单层容积增强扫描.结果 9例中包括1例心室憩室、3例心房憩室和5例主动脉憩室.EBCT三维重组能准确显......
[期刊论文] 作者:蒋世良,徐仲英,赵世华,黄连军,郑宏,凌坚,张戈军,金敬琳,戴汝平,刘玉清,王云,,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结扎及介入治疗术后残余分流的效果。方法1995年6月至2008年9月,42例外科结扎、1例外科结扎术后又行弹簧栓子法、3例Rashkind法及1...
[期刊论文] 作者:蒋烈夫,蒋蕾,陆敏杰,赵世华,张岩,蒋世良,黄连军,韦云青,王诚,凌坚,戴汝平,刘蕾,赵红,王红月,,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黏液瘤性心脏肿瘤的MRI特征并评价其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9月,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7例非黏液瘤性心脏原发肿瘤进行回顾性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