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乐保, 来源:都学刊 年份:2022
巴蜀归是初唐历史的一件大事.传世文献对这一段历史记载疏漏,错认为招抚巴蜀的负责人是詹俊、李仲衮.其实不然,山南、巴地三十余州由李孝恭招抚,而蜀地先由李袭誉抚定,后有段纶继其功,詹俊与李仲衮只是充当副手....巴蜀归意义重大,巴蜀地区充足的粮食帮助李度过了开国时期粮食紧缺的难关,并在以后长期成为陇右、河西地区军费的重要来源地.归后的巴蜀成为李平定南方的基地,军凭借巴蜀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迅速平定了割据荆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双怀, 来源:都学刊 年份:2022
虽然起兵规模不大,但影响不小,成为武则天打击李宗室的重要因素。武则天镇压了越王贞,但保留了他在绵州修建的越王楼。...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林, 来源:中国林副特产 年份:2022
为实现红豆的快速繁育,从红豆种子园、育苗圃、采穗圃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研究和探索,对红豆的繁殖研究进一步推进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籽,安周捷,王婧,田亚,徐志超,段宝忠, 来源:中草药 年份:2022
蛇足石Huperzia serrata为我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可供利用的资源极其有限,其所含石碱甲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改善学习记忆等具有显著的疗效。...对蛇足石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系统综述,基于现有研究推导了其活性成分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为其资源开发利用和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杨龙勇,杨建春,刘,张伟, 来源:中国林副特产 年份:2022
针对曼地亚红豆扦插育苗及造林成效进行了初步研究,按插穗的不同生长年度及直径进行扦插成活率及保存率实验,育苗成功后开展造林实验.结果 表明:选择1~3年生、直径0.4~0.6 cm的枝条扦插成活率及保存率高...,在奉节县及类似地区800~1400 m造林能正常生长,为曼地亚红豆在奉节县及相近地区引种提供借鉴....
[期刊论文] 作者:赵海彬, 来源:新农业 年份:2022
红豆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因其具有观赏、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的作用,成为了园林绿化的优良品种.此外红豆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从树皮、根、茎、叶和果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一种天然的抗癌药物.红豆的叶子、细枝和果皮可以开发成茶饮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不加节制地开发,红豆一度处于灭绝的状态.我国现已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文根据小陇山的红豆育苗现状,详细介绍了红豆扦插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侯军海, 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份:2022
从育苗地选择、整地、育苗、苗期管理以及造林地选择、移栽、抚育管理等方面入手,对甘肃省天水市红豆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提高红豆造林成功率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丁雨琪, 来源:都学刊 年份:2022
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日本派遣大规模使团赴学习,汲取唐代先进文化,并将中华文明带回日本,不仅使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教育、文学艺术、天文历算以至衣食住行、风俗娱乐等发生了诸多变化,而且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学位论文] 作者:陈, 来源:陈 年份:2022
颗粒型TMR(Pelleted total mixed ration,PTMR)作为反刍动物舍饲养殖的一种新型日粮供给方式,与散状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相比,在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减少动物挑食、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劳动力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TMR日粮自半个多......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玉伟, 来源:新农业 年份:2022
<正>作为珍稀物种,东北红豆的扩繁至关重要,其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分别是播种、扦插。其中,播种方式培育的红豆苗木易形成主干,可促进植株成形,长成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然而,东北红豆的种子采集、后期处理及播种技术应遵照一定的操作规范,才能栽植成功。...
[期刊论文] 作者:周化平, 来源:农村科学实验 年份:2022
红豆在地球上已经有250万年的历史,是中国特有树种,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属于珍稀濒危树种之一,因为红豆在自然条件下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再生能力相对较差,所以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原料林基地...,联合国明令禁止采伐红豆,其属于名副其实的植物大熊猫.桂林市兴安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积温多,霜期较短,具备红豆栽培的气候环境条件.兴安县境域内天然红豆杉林均分布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1600米间的高山上,两片红豆生长现状良好,其中生长...
[期刊论文] 作者:陈勤, 孔梦盈, 孙奇芳, 管毕财,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22
蛇足石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面临生物资源骤减的威胁。...该研究基于蛇足石在中国的分布数据和气候数据构建组合模型,预测蛇足石当前和未来(2070)气候情景下在中国的适生区,通过ERDAS和ArcGIS计算适生区面积及质心变化,探究气候变化对蛇足石适生区的影响...,为蛇足石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2)影响蛇足石适生区的主要生物气候变...
[期刊论文] 作者:弭兆军, 来源:绿色科技 年份:2022
侧柏是优良的木材原料,双条天牛是危害侧柏生长的主要害虫。以清水为对照,设置4个药剂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对侧柏双条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双条天牛。...室外试验表明,4种药剂对双条天牛的防治效果均能达到65%以上,其中40%氰虫·甲虫肼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7.04%,其次是1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防治效果达到85.84%。...
[期刊论文] 作者:史锋厚,宋珂,郭锐,张于卉,尹中明,沈永宝,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22
[目的]评价培忠苗木耐盐性,从离子吸收与分配的角度研究苗木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培忠苗木在盐渍化区域的栽培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年生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浇灌不同含量的NaCl溶液,使土壤中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1%(CK)、0.3%、0.4%和0.5%,测定分析培忠苗木不同部位的Na+、K+、Ca2+含量及...[结果]不同处理组培忠苗木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与分布存在差异.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高,培忠苗木体内的Na+总量逐渐增高,不同部位的Na+...
[期刊论文] 作者:孙杰杰,李领寰,黄玉洁,金超,袁位高,江波,沈爱华,王维枫,焦洁洁,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2
[目的]分析浙江省公益林中对阔混交林和阔混交林群落组成及其分布影响最为显著的环境因子,为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珍贵化改造和珍贵树种保护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针对分布于浙江省的427个阔混交林和阔混交林样地进行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结果]阔混交林可划分为5类群丛,阔混交林可划分为6类群丛.在阔混交林的5类群丛中与杉木伴生的树种主要为青冈(Quercus glauca)、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
[期刊论文] 作者:保宏彪, 来源:西夏研究 年份:2022
《唐代墓志汇编》收录的《大唐法律禅师墓志》《故鸿胪少卿贬明州司马北平阳府君墓志铭并序》《青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寿春郡开国公黎公墓志铭并序》三方墓志,分别记述了平凉高僧为太子李亨提供军备、肃宗通过控制江淮漕运枢纽粉碎永王李璘割据图谋的相关史实...,不但丰富了肃宗灵武登基前后的历史细节,而且反映了其为巩固权力而作出的政治努力....
[期刊论文] 作者:为沂, 来源:水产养殖 年份:2022
近几年,鱼类人工养殖已经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鲫养殖中,细菌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疾病,其发生概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鲫的经济效益.鲫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鱼菌清主要的成分为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球菌均有效,包括铜绿假单胞杆菌、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沙雷氏菌和弧菌等多数菌株.分别采用体外抑菌和体内治疗的方法,以验证鱼菌清对鲫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为鲫细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闫仁福,乔俊英, 来源:现代园艺 年份:2022
分析了双条天牛的特征和为害,探讨了双条天牛植物源引诱剂在测报与防治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增力,胡理乐, 来源:林业资源管理 年份:2022
篦子三尖(Cephalotaxus oliveri)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了解篦子三尖分布范围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该物种的保护.利用文献和标本库分布记录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分析篦子三尖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并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CMIP6气候数据预测4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篦子三尖未来80年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1)最干燥月份降水量、坡度和年降水量是影响篦子三尖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2)篦子三尖高适宜生境(适宜生境以下简称适生区)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
[期刊论文] 作者:林狄显, 来源:防护林科技 年份:2022
以珍贵树种贝壳(Agathis dammara)种子为试验材料,选用红心土、泥炭土、钙镁磷肥为基质,研究了不同贮种时长、不同基质配比对贝壳出苗率和容器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贮种时长对贝壳种子出苗率有显著影响...,随采随播能大幅提高出苗率;不同基质配比对贝壳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和≥5 cmⅠ级侧根数有显著影响,除≥5 cmⅠ级侧根数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考虑到既要方便搬运又能提高造林成活率...,39%红心土+60%泥炭土+1%钙镁磷肥的基质配比更适合培育贝壳容器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