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5
著名青年古文字学家吴振武教授吴振武教授,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76年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福利会(上海)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93
谈战国货币铭文中的“曲”字吴振武ONTHECURRENCYINSCRIPTION"QU"(曲)INTHEPERIODOFTHEWARRINGSTATES¥WuZhenwuAbstract:Thecharacter...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8
戒鼎补释吴振武戒鼎是1995年上海博物馆从境外抢救回来的一件重要西周晚期青铜器。该鼎鼎腹内壁铸有铭文4行26字。上海博物馆陈佩芬副馆长已撰有《释戒鼎》一文并连同器影和铭...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立武, 来源:农村百事通 年份:1996
先奇奥牌带馅面条机是沈阳市吴振武先生潜心研究多年的专利产品(专利号:ZL95230958.0),是集和面、挤制疙瘩面、细丝面条、意大利空心面条、带馅面条等多功能于一身的高科技食...
[学位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 年份:2001
心脏是高血压累及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Left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由于高血压LVH本身又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既可使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0
本文主要是从文字学的角度解释《甲骨文合集》33208号卜辞。作者认为,卜辞中当攻伐或攻击讲的“戈”,实相当于后世文献中的“果支”;而当克或战胜讲的“如”,则应是彤沙之“沙”(......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2
由张守中同志撰集,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山王?器文字编》一书,著录了一九七七年在河北平山战国中山国墓葬中出土的一大批带有铭文的器物,为历史研究和古文字研究提供了极...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文物 年份:2000
1960年,河北易县东古城遗址 T15曾出土1件完整的青铜勒铭被。长33.6厘米。平脊,斜收扁平茎,茎部有穿。其形制是三晋铍类兵器中最常见的。铍脊勒铭两行,惜锈蚀严重。从发...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90
甲骨文有“■”(以下用a 代替)、“■”(以下用b 代替)、“■”(以下用c 代替)三字:(1A)乙丑,王:□(字不识)a 方。(1B)乙丑,王:蓐a 方。(乙8502)(2)……方(?)a……(甲23...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建筑电气 年份:1991
黑板是教室中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在设计上应和课堂一般照明一样,力求使照度、亮度、显色性、眩光限制等质量指标达到规程规定值。目前,在教室照明的设计中,对...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建筑电气 年份:1990
按照第十一届亚运会的要求,体育比赛馆最小平均垂直照度为750勒克斯,垂直照度与水平限度之比大于40%。要满足这个指标比较困难,因为在体育馆内采取既要提高垂直照度又要...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91
【正】 一、虞燕“左吴”玺著录于陈汉第《伏庐藏印》2·1,又见于罗福颐先生主编的《古玺汇编》(198年)171·1650,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玺玺面长2.9cm、宽1cm,阳文...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文物 年份:1984
《文物》1984年第1期刊布了绍兴坡塘所出徐王炉的器形照片及铭文拓本。铭文中的最后一字(图左),原简报及《绍兴坡塘出土徐器铭文及其相关问题》一文皆释为"煛(炙)胃(炉)"二字。今按:此字实从门从膚(臚),即闾字异体(《金文编》601页闾字条)。战国陶文中与此相近......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文物 年份:1993
一、"乐阴司成之玺"(图一) 沙孟海先生所著《印学史》第五章"春秋、战国印"列举了这枚3厘米见方的朱文官玺(40页图2)。沙先生把它看作三晋官玺。此玺原著录于侯汝承《意园古今官印勼》(卷一第4页,1923年),铜质坛纽。50年代李学勤先生发表《战国题铭概述》一文,......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91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会议论文] 作者:吴振武, 来源: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9
"(屮戈)"字的结构并不复杂,但却困扰古文字学家近一个世纪.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学者讨论过这个字,笔者无法精确统计.仅据平日泛鉴所及,已知有"(土戈)"、"蠢"、"屠"、"诛"、"勦"、"捷"、"芟"、"戡"、"搏"、"折"、"戒"、"截"、"馘"等十几种释法.即在释"(土戈)"说中,又有"......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贾莹, 来源:粉末涂料与涂装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曹锦炎,吴振武,,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0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刊载了王树伟同志《爰釿两考》一文,作者对我国古代的重量名称爰、釿、两作了详细的考证,读后有所启发。但是,作者对爰的考证和我们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武;蔡运章, 来源:考古 年份:1982
本刊1982年2期发表了《湖北随县新发现古代青铜器》与《湖北随县刘家崖发现古代青铜器》两文以后,先后收到来稿对铜器铭文提出不同意见,现选两篇择要刊登。...
[期刊论文] 作者:曹錦炎;吴振武,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1
《鄂君启节》铭文首云:“大司马邵(昜阝)敗晋師於襄陲之■.■(夏)(尸示)之月,乙亥之日,王凥(居)於■郢之游宫.”与此铭中■字用法相同的,又见于下引材料: 《大(府贝)鎬》:“秦客王子齐之■,大(府贝)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