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锋,吕俊复, 来源:空气动力学学报 年份:2010
分析了采用涡轮燃烧技术后的涡扇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了涡轮燃烧技术以后,航空发动机的效率、推重比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分析了采用涡轮燃烧的两种技术方......
[会议论文] 作者:岳光溪;吕俊复;, 来源:首届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能源论坛 年份:2010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发电技术在我国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下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CFB燃烧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是我国在洁净煤领域里为数不多的几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且...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锋,吕俊复,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年份:2010
提出了湿冷火电厂冷却塔建立热力塔发电系统以利用废热和回收水的建议,对此进行了全面的热力学分析与计算.计算表明,热力塔不仅能够利用湿冷电厂的余热进行发电,而且通过在热...
[会议论文] 作者:李建锋,吕俊复, 来源: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第九届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 年份:2010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所用两种冷渣器热效率与炯效率的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冷渣器的热效率与炯效率差异很大,二者均热效率较高而(火用)效率较低。因此今后开发大容......
[期刊论文] 作者:李红兵,李建锋,吕俊复,, 来源:锅炉技术 年份:2010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驱动力是劣质燃料的利用而不是污染物控制。调查了运行的我国15个省份的58台135MWe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分析比较了燃料热值对机组运行...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晶,吕俊复,米子德,, 来源:电站系统工程 年份:2010
作为洁净煤燃烧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已经成为主流电站锅炉中的重要一员。详细分析了国外两大CFB锅炉制造商产品的主要结构特征,并比较了他们的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杨石,杨海瑞,吕俊复,岳光溪, 来源: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第九届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 年份:2010
  通过改进分离器分离效果、提高返料装置输送能力等提高CFB关键部件的性能,来提高床料质量,在保持炉膛上部处于快速床流态前提下,降低床压降,成功实现CFB锅炉的流态迁移,形成了......
[会议论文] 作者:刘吉堂,杨海瑞,吕俊复,刘青, 来源: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第九届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 年份:2010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传统的电除尘器难以满足要求。通过分析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特点,提出了静电—布袋复合式除尘器技术方案。该方案将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有......
[会议论文] 作者:司小东,吕俊复,王巍,李金晶, 来源: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滚筒冷渣器由于对煤种粒度要求不严、不易结焦、可靠性高等优点已经在循环流化床锅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尚无合适的滚筒冷渣器传热模犁,目前滚筒冷渣器的设计主要依据经验。本文以带有携带翅片滚筒冷渣器为对象,分析了冷渣器内扶渣颗粒的流动过程和传热过......
[会议论文] 作者:张大龙,王雨晴,吕俊复,杨海瑞, 来源: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第九届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 年份:2010
本文介绍410t/h煤粉锅炉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本次设计方案是在总结多台220t/h和410t/h煤粉锅炉设计运行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负荷的迅速增长,电网容量将随之增长,我国越来越多采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小型机组将逐步被淘汰,但是小型锅炉的设计是......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吉堂,王冬梅,蒋文斌,吕俊复,, 来源:电力技术 年份:2010
为改善煤炭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煤炭正在向规模化、集中化的趋势发展,入选原煤比例日益提高。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泥等残余物。同时,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加之环境保护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海,吕俊复,崔凯,刘青,徐秀清,, 来源:热力发电 年份:2010
分析了我国电站锅炉低NOx旋流燃烧器的使用状况和NOx排放现状,总结了旋流燃烧器实现低NOx燃烧的技术要素。分析表明,二次风的配给、一次风的浓缩、一次风喷口结构和一次风预...
[会议论文] 作者:司小东,吕俊复,王巍,杨海瑞,刘青, 来源: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第九届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 年份:2010
由于燃烧不完全,循环流化床锅炉排入冷渣器的灰渣中会有—部分残碳,如果温度比较高且有充足的氧气供应,这部分残碳在冷渣器中会继续燃烧放热。目前,有关滚筒冷渣器内残碳燃烧的研究,尤其是残碳燃烧和滚筒冷渣器传热模型的耦合研究还是空白,本文对残碳在滚筒冷渣器中的......
[会议论文] 作者:胡南,姚宣,晁俊楠,杨海瑞,吕俊复, 来源: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冲击力来测最颗粒流率的装置,可用于循环流化床等多种设备上,该流量计具有在线,操作简便,测量准确,反应灵敏,易于校准,对提升管内的颗粒流动无干扰的特点。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下落颗粒冲击靶板,通过测量靶板在轴杆固定端产生的弯矩来确定流量。本文建......
[期刊论文] 作者:赵勇,王巍,郝天翼,张建胜,吕俊复, 来源:电力技术 年份:2010
IGCC是洁净煤发电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技术关键是煤气化。本文简要介绍了德士古、壳牌、U-gas、GSP、鲁奇、多喷嘴对置、灰熔聚和两段干粉八种煤气化技术的工艺流程及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晶,杨石,杨海瑞,吕俊复,岳光溪,, 来源:锅炉技术 年份:2010
采用塌落法针对2种不同粒径颗粒的混合物,研究了其在不同流化风速下,颗粒平均粒径沿床高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随着流化风速的增大,颗粒平均粒径沿床高的分布逐渐趋于均匀。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卫良,崔凯,张海,汤根土,杨海瑞,吕俊复,,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年份:2010
经由燃烧器送入锅炉炉膛的煤粉具有一定的粒度分布,并常发生变化,了解粒径对燃烧器出口流场的作用,对设计和运行燃烧设备有重要意义。在旋流燃烧器的冷态实验台上,观察固体的...
[会议论文] 作者:李舟航,吴玉新,吕俊复,杨海瑞,吴凯毅, 来源: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第九届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 年份:2010
  在—个长7m的空气斜槽内进行浓相输送煤粉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空气表观速度增加,煤粉饱和输送量先增加,随后达到稳定,约为0.25kg/s。槽倾角低于5°时,煤粉不流动。......
[会议论文] 作者:司小东[1]吕俊复[1]王巍[1]李金晶[2], 来源: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滚筒冷渣器由于对煤种粒度要求不严、不易结焦、可靠性高等优点已经在循环流化床锅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尚无合适的滚筒冷渣器传热模犁,目前滚筒冷渣器的设计主要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姚宣,杨石,晁俊楠,张瑞卿,杨海瑞,吕俊复,,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年份:2010
对于布置有流动密封阀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其系统压力满足自平衡的特性,固体颗粒循环流率Gs和循环回路的压力平衡具有直接的联系。该文在冷态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研究了循环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