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宏图,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22
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分期的划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而且揭示出隐含于背后的历史时间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间观念下,就会出现不同的历史分期,由此也体现了历史自身的复杂,和历史书写者对待时间的认知...在目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与教授时间和历史时间观念,思考历史分期与历史时间之间的复杂关系,将是历史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期刊论文] 作者:汪建斌,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22
<正>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挥历史学的“立德树人”功能,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的分立和“五大核心素养”的整合,都是历史教育目标的不同着力点而已,从学生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发展而言,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理解能力...,这是历史学科“立德树人”功能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期刊论文] 作者:陈富贵, 黄柳,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22
<正>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便成为历史教育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何谓叙事?...[1]基于此,叙事中时间的开始、结束,事实的选择,叙事的结构、语言等都会直接影响其历史意义与解释。历史解释虽基于证据进行理性分析,但因证据或叙事本身带有的选择性、主观性,...
[期刊论文] 作者:林良展,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22
历史情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教师可通过各种历史素材和问题设计再现或重构历史情境,促进学生学会站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感悟历史变迁,养成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历史情境重构的重组性...、完整性、逻辑性和叠加性的特点,分析尊重历史情境原貌、同情历史情境人物和寻找历史情境亮点的原则,提出逻辑搭桥法、情境复原法、情境演绎法、历史续写法等方法,为基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期刊论文] 作者:李蓉蓉,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22
通过邮票创设历史情境、优化历史叙事、锤炼历史思维,开展课堂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史料论证能力,从而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期刊论文] 作者:徐赐成, 来源: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年份:2022
历史教科书处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交汇点上,是历史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历史教育研究和相关学科交融的核心话题,对历史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科书研究的基础是教科书所提供的历史知识及其表达方式,它既反映国家事权的要求、学术界对历史教科书的定位,也反映历史教育实践的需求。...其中,历史知识的选取、表述,以及它所呈现的史实、观点和方法,是实现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立德树人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邓正莲,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22
<正>历史解释素养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教材”转向为“评史实”,强化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1]。任何一种对历史事件本身带有主观色彩的记述、阐释都是历史解释。...所有的历史,都无法还原真正的历史历史解释不是随意解释,而是在客观理解历史事物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辨析、阐释,要求学习者能从较高的境界领悟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内化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思维,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汉林,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22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提问.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问策略可分为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问、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问和反思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问三种.第一种在理解史实或史料的过程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第二种旨在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某种技能,需做系统筹划以便全面覆盖;第三种有助于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原理,其提出时机应视教育情境与学生情况而定.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配合起来使用...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庆,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22
中学历史课程几乎浓缩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宏观及放宽视野导引的“大历史”....“大历史”式的教材编写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是一种宏大叙事,教学中必须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史景迁的历史叙事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细节叙事中引出了“大历史”.历史天然就是故事.学生爱听历史故事...,生动的细节叙事就是学生爱听的历史故事.深入“大历史”离不开翔实的历史细节,历史的细节叙事与“大历史”的深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生动、真实和贵在说理的细节叙事能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并深刻理解历史,既是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的起点...
[期刊论文] 作者:邓凌雁,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22
历史概念是学生历史学习和知识建构的基础,也是历史教学和课堂探究的重要内容。...中学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历史概念为着力点,解析概念内涵和逻辑,梳理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利用清晰的概念阐释和概念梳理为学生进一步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夯实学生的历史根基,撬动深层历史思维。...一、以历史概念为焦点,在历史分析中厘清逻辑关系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表述复杂的历史概念,但限于篇幅,教材中也缺乏详细的解释,学生面对这些生疏...
[期刊论文] 作者:丁诺舟, 张敏, 来源:世界历史 年份:2022
历史战”是以历史认识领域为主战场的国际舆论战,近年来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历史战”论客宣称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历史问题均为中国、韩国等国家刻意捏造历史、诬陷打击日本的战争行为,号召日本舆论界与历史学界在全世界范围内积极展开反击,获取“历史战”的胜利。...随着日本政界与社会整体右倾化的加剧,日本政界势力愈发频繁地参与到“历史战”中,历史认知成为所谓“打击敌国”的武器,以美国为代表的...
[期刊论文] 作者:宿志高,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22
历史数据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数据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巧用历史数据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
[期刊论文] 作者:尚清华, 王茹,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22
“大历史观”、“大历史”等概念最先由黄仁宇先生提出,黄先生的“大历史观”(macro-history)主张以“宽视野”、“长时段”、“大环节”的视角,通过比较联系、综合归纳的方法来探究中国历史。...[1]统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尤其是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大部分内容知识点新、内容庞杂、时间跨度大,课堂时间捉襟见肘,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一线教师的授课难点。...视野宽广而又注重分析、比较、总结的“大历史观”...
[期刊论文] 作者:程美慧,李林川,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22
针对现行《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有关开发、治理台湾史事的欠缺,笔者就专家学者提出的“将开台王颜思齐史事入编历史教科书”的建议,通过比较、分析两岸历史教科书对同一史事的不同描述,广泛参阅相关史料...,形成“正文补充”“相关史事”“历史文物”的修改文本.呈交国家有关部门后,其中“相关史事”的文本被基本采纳,增补到《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它完善了教材相关史事,理顺了颜思齐开发台湾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进一步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增加历史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张婉妍,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22
<正>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解释素养如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并实践。...一、注重概念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历史概念需要解释,教师若是生硬地对历史概念进行定义,学生理解时势必会感觉晦涩难懂,因为学生没有历史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架构。...如何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史料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使...
[期刊论文] 作者:彭三婷,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22
法国历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认为:"每一个希望从事原创性历史研究的人,其初始装备除了普通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那种有助于文献的发现、理解和批判的知识。"...[1]这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历史解释的定义不谋而合,即"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朱灵,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22
<正>历史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人文社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通过对过去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学习与认知,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历史,反思当下,对于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思维意义非凡。...历史是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如何发挥该学科应有的价值,是当前高中历史老师思考的重点和难点。历史是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影响历史前进的重要人物的记录,无法像物理、化学等学科通过直观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沈玮,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22
<正>历史解释是在历史学习的基础上,“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1]可以说,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这既是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历史学习、重建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形式。...历史解释离不开历史问题的形成,而历史问题的形成离不开学科素养、目标任务、历史史料和问题情境的有效整合。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雅贞,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22
中学历史教师教研能力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互为表里的关系,本文依托“中学历史教师教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问卷,以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教师教研能力要素为切入点,解析中学历史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和相关路径...,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促进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期刊论文] 作者:严骏,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22
<正>“在中学历史教学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理解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解释”[1]11。...现行的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通过简化历史知识,重在呈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不刻意追求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相似历史概念互扰、历史事件断裂、历史结论突兀等现象。...所以,历史教师“利用教科书进行教学,其挑战在于如何更好地理解书本所隐藏的知识,而不是其所展现的内容”[2]254。这就需要教师“揭示”教科书隐藏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