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远, 来源: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年份:2007
冯梦龙研究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成果颇丰,但是就冯梦龙戏曲序跋还未见有专门论述.本文拟用文献学、戏曲学、美学与文体学等方法对现存的冯梦龙戏曲序跋进行专门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陈炜,,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在徐炀的钞本《鳌峰集》、《红雨楼文集》中发现三篇与冯梦龙有关的文献。经考,大体可以钩勒出崇祯八、九年间冯梦龙与徐灼》交游的某些线索;从这三篇文献中,我们不仅知道冯梦龙...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岩,,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冯梦龙创作、重编传奇现存16部,其中创作2部,重编14部。作为冯梦龙的家刻,《墨憨斋定本传奇》是从明天启中期开始、以零种的形式逐渐刊刻的。冯梦龙择取重编传奇,不完全为救曲坛...
[期刊论文] 作者:左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明朝的冯梦龙不仅是一个文学奇才,同时也是一个制谜的行家。崇祯七年,冯梦龙到福建寿宁任知县。一天,吃完晚饭后,他游性大发,便穿上便装和当地才子叶仲韶一起去游县城。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徐震,,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7
冯梦龙是中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一位大家。本文梳理了20世纪冯梦龙戏曲研究历史的三个阶段,集中了八个重点问题,具体介绍了各家的主要学术观点;描述了冯梦龙...
[期刊论文] 作者:何翔宇,呼格吉乐吐,,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2007
作家的思想决定作品的内容,冯梦龙在编纂“三言”时,是不可能排除其自我思想意识的,以往人们大都突出地肯定了他的编纂功劳,而对冯梦龙的思想、文学观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则重视...
[期刊论文] 作者:何翔宇,呼格吉乐吐,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2007
作家的思想决定作品的内容,冯梦龙在编纂"三言"时,是不可能排除其自我思想意识的,以往人们大都突出地肯定了他的编纂功劳,而对冯梦龙的思想、文学观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则重视不...
[期刊论文] 作者:陆林,, 来源:文献 年份:2007
冯梦龙、袁于令,既是通俗小说家,又是戏曲家,故向为学界关注之重点;但有关二人生平事迹和交游活动的历史文献又极为稀见。在明末清初徐懋曙《且朴斋诗稿》中有关于冯梦龙、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7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推出了《冯梦龙全集》(全22册),首次将冯梦龙撰述、改编、辑纂的全部作品编印出版,学术界、新闻出版界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亚非,,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本文通过对冯梦龙《古今小说》这一独特文本的解析,阐释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成熟期——明清小说所具有的故事讲述模式,同时,对这一讲述模式的构成——讲述人、故事、潜在听众...
[期刊论文] 作者:罗荣,,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07
冯梦龙收集整理的一百二十回的“三言”中,其中相当数量的篇幅是取材于世俗社会中的爱情、婚姻题材。作者集中笔墨关注于各色女性在婚前的爱情获得以及婚后的情感变化历程,...
[期刊论文] 作者:胡颖,,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其中,冯梦龙的改编本...
[学位论文] 作者:颜翠,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2007
冯梦龙的一句“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情偈》)凸现了他对情教观的宣扬,也引发了学界关于冯梦龙情教观的探究。这种探究,学界主要是从他的两部作品:“三言”与《情史》着手...
[期刊论文] 作者:潘良枝,, 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在《情史·情贞》中冯梦龙试图以“情”为中介,批评“贞节”理念对于人性的束缚...
[期刊论文] 作者:潘良枝, 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在《情史·情贞》中冯梦龙试图以“情”为中介,批评“贞节”理念对于人性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开焱,,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7
冯梦龙"史统散而小说兴"的命题里潜含着有关小说问题的丰富内涵:"史统"是仿"道统"而提出的概念,"史统"的内核是"道统","史统散而小说兴"的命题隐含着"道统散而小说兴"的结论;...
[期刊论文] 作者:张开焱,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7
冯梦龙对小说中的笑谑因素及其文化价值特别重视,他确认小说与笑文化有某种本源性联系,小说在经史文化为主的严肃、沉重、僵板的主流文化世界之外,开辟了一个充满活力、欢乐...
[期刊论文] 作者:何悦玲,,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7
作为"情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冯梦龙"至情"思想是针对理学思潮"理为情之范"的"情"、"理"观和"知"先于"行"的人伦秩序实现途径提出的。在对理学思潮以上观点驳难过程中,冯梦...
[期刊论文] 作者:钱彦真,,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冯梦龙被认为是晚明进步文人,但同时他又是儒家循良;“三言”是部充满情欲的小说,但同时又在宣扬伦理。它们是矛盾的,但却因为特殊的时代把它们统一在一起,这种复杂包蕴了深刻的社...
[期刊论文] 作者:张开焱,,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7
小说应该“入于文心”还是“谐于里耳”,冯梦龙认定后者。包括小说在内的民间或泛民间文学形式,有源自民间大众真性情的表达,是构成文学价值的决定因素;小说具有对人类情感巨大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