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向东,, 来源:教育导刊 年份:2012
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有着重大影响的兰本达“探究一研讨”教学法传入中国已有30余年,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高度和丰富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理解和回顾兰本达的科学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孙国芳,,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2
美国自然教学法专家兰本达教授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占优势。而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亲历“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
[期刊论文] 作者:管建林,, 来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年份:2012
兰本达教授对材料有一段论述: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具...
[期刊论文] 作者:孙风雷,, 来源:探秘(科学课) 年份:2012
最早接触到与美国小学科学课堂紧密关联的事情是10多年前看兰本达教授《蜗牛》一课的教学实录。从严格意义上说,那还不是美国的课堂,是美国教授和中国孩子的一次很有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孙国芳,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2
美国自然教学法专家兰本达教授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占优势。...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 来源: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年份:2012
美国学者兰本达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领会都是经历、卷入与参与的结果,而其中材料就是激发、引起探索“经历”的有效手段。“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马宁, 来源:新科教 年份:2012
一、参与的引领者  美国科学教育家兰本达曾说过:“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一过程合作。”...
[期刊论文] 作者:吕纪玲 翟所璞, 来源:中小学教育 年份:2012
记得美国兰本达教授说过:我们不是为了纯粹的爱好而让孩子们去向实际存在的事物学习或是去收集各式各样的实例,而是希望让孩子们经过多年的教育学会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与他们生...
[期刊论文] 作者:毛珊凤,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份:2012
美国著名的兰本达教授提出了“探究—研讨”教学法,这一新的教学理论通过以刘默耕为首的一批先驱者的努力探索下,逐步成为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教学思想,使自然教学在改革的一开始就走在了其它各科的前面。...
[期刊论文] 作者:储昭柏,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2
美国兰本达教授说:“一节课,你如果一半时间是学生活动,一半时间是老师活动,你是个及格的老师;如果三分之二时间让学生活动,老师讲解等活动只占三分之一,这样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你要是把时间都给了学生,老师只是几句话点到而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