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颖,,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2005
兰亭地处绍兴市郊西南,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历史上兰亭几经变迁,现兰亭系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丰厚...
[期刊论文] 作者:袁云,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5
兰亭,因一代书圣王羲之在此写成绝世佳作《兰亭集序》而名扬四海,称誉1600多年,被后人崇为书法圣地。兰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浅溪淙淙,幽静雅致,园内“鹅池”、“曲水流...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家,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本文对“兰亭修禊”诸问题进行初步考证。对“兰亭修禊”的名称来源,《兰亭序》产生的时代背景,“兰亭修禊”的确切地点,参与“兰亭修禊”活动的具体人数以及“兰亭修禊”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潮电子 年份:2005
其实,《新潮电子·BIZ》也希望我们的编辑和读者,同样能在这兰亭雅致之地开怀放言,分享彼此——谈笑有正务,往来也白领。欢迎大家来《新潮电子·BIZ》雅致兰亭一坐,这里就...
[期刊论文] 作者:叶玲,,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5
永和九年,王羲之等41人在兰亭举行了一次著名的诗酒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抒情咏怀,抄录而为《兰亭集》。《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此诗集所写的一篇序文。此文很能代表王羲...
[期刊论文] 作者:鲁芳芳,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5
一、学习目的1.通过了解兰亭的历史,增进学生对兰亭书法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2.通过对兰亭书法文化的研究,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荣,俞关芬,, 来源: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2005
2月28日下午,在风景秀丽的书法圣地兰亭风景区王右军祠内举行了“兰亭镇小少儿流觞书画社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参加这次仪式的领导主要有绍兴县教育局普教科丁On the afte...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国宏, 来源:秘书 年份:2005
1东晋书法家王羲之(303-361)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几乎没有一件作品能与之相媲美。但《兰亭序》又是书法史上最有争议、最富有神秘感的作品...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钊,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05
2005年4月11日,是"兰亭雅集"1652年的纪念日.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会历来被认为是一次文人雅士的活动,但西泠印社最新出版的一部颠覆了传统说法.作者吴大新经过10...
[期刊论文] 作者:姜寿田,,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5
【正】 20世纪60年代由郭沫若《由【王兴之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所引发的"兰亭论辨"成为现代书法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学术规格之高,波及的范围之广,参与论...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华,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兰亭诗人群体及《兰亭诗》《序》产生于东晋中叶,道、释、玄、儒种种理念交织于此,乐天知命、顺应自然的新型生死观念成熟于此,山水之美的发现与入诗发轫于此。作为一组大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曾勤, 来源:建筑技术及设计 年份:2005
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的设计实践中。以兰亭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古越文化为创作背景,融于环境,传承文脉,体现兰亭独特人文特质。并通过禅意的院落空间和清新自然的建筑形式,营造...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钊,,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奠定其书坛王者地位的佳作《兰亭序》 是中国书法形式美的典范,也是王羲之人生品格美的写照。Chi...
[期刊论文] 作者:贾文超, 来源:课外阅读 年份:2005
兰亭序》是我国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代表作。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惠帝太安二年出生,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卒(公元303-361年)。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内),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
[期刊论文] 作者:许国平,, 来源:碑林集刊 年份:2005
如乾隆年间所刻的《三希堂法帖》、《墨妙轩帖》、《重刻淳化阁帖》和《兰亭八柱帖》,等等。由于这些...
[期刊论文] 作者:金来刚,, 来源:武汉文史资料 年份:2005
在《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第7期第63页,读到韩德柳同志写的"流芳墨宝--《兰亭集序》的故事",文中提到:"云游和尚……将书法家李斯、蔡邕……等人的手迹墨宝给辨才大师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05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士大夫在会稽山阴兰亭临水修禊。当时,王羲之满怀激情地用饱蘸墨汁的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毫作序,写下了书法千古名篇——《兰...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华,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5
现存的东晋三十七首兰亭诗,表现出以四言八句、五言八句与四言四句、五言四句为主的诗体特征.其原因主要是诗人创作时强调兴会以及玄学的审美渗透,"曲水流觞"只是即兴赋诗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劳动者 年份:2005
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为显赫的历史地位和非常高的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彭维,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谢万、孙绰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了一次恬然飘逸的雅聚。名士俊逸们在竞骋文才、挥毫泼墨之间成就了独具特色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