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新宇,栾道成,胡志华,凌俊华,文科林,刘浪,阴志铭,米书恒,王正云,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相变热技术与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减缓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压力.本文通过分析相变热材料的选择标准,对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含碳二元系相变热材料的性能特别是热物理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硅、硼、铝、铬、铁单质材料与碳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或固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形成的含碳二元系相变热材料在高温相变热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在含碳二元系相变热材料中,Fe-C二元合金可满足高温相变热系统...1100~1500℃的相变热要求,当合金为含碳4.3%的Fe-C共晶成分时,Fe-C二元合金...
[期刊论文] 作者:唐亮, 尹小波, 吴候福, 刘鹏杰, 王青松,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市场规模取得了快速增长。在能产业发展的同时,国内外能项目事故也在不断发生,大多数是锂离子电池能事故,引起了社会对能安全的关切。...能产业亟需明确能安全标准要求,提升能产品和项目建设的准入门槛,避免恶性事故再度发生。...本工作回顾了近两年国内外能项目事故情况,统计了事故发生时能项目所处的状态和能技术类型,从事故角度分析了相应阶段对能安全标准的需求。对电力...
[期刊论文] 作者:乔亮波,张晓虎,孙现众,张熊,马衍伟,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能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并网、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的关键支撑技术.能量型能器件与功率型能器件组成的混合能系统是能量管理和功率管理的高效系统,充分发挥了能量型能的持久性和功率型能的快速性...,大幅提升了能系统的综合性能和经济性.本文概述了能量型和功率型电化学能技术及特点,总结了各类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能系统,分析了混合能系统在电网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详细分析了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能系统关键技术,包括混合能系统控制和能量管理,总结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红霞, 李建林, 米阳,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能作为提升新能源消纳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背景下,“新能源+能”模式将成为国家“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展主流趋势。...已有的能相关综述文章主要归纳总结了各种能本体技术的发展和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对能优化配置技术研究综述尚少,特别是新能源侧能,因此了解能在新能源侧的优化配置技术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新能源侧配置能的发展现状,包括“十四...
[期刊论文] 作者:宁娜,岳芬,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介绍了2021年全球能市场的基本特点:全球达成减碳共识,能的作用凸显;全球新型能市场规模突破10 GW;能安全性越来越重要;长时能崭露头角;商业模式逐渐明晰....
[期刊论文] 作者:赵永明, 邱清泉, 聂子攀, 罗晓悦, 肖立业,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为平滑基于卷扬提升机的重力能系统中多重物切换导致功率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出了以重力能为主、飞轮能为辅的综合物理能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首先对重力能系统和飞轮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发电机和变流器等关键部件进行分析,构建了重力能和飞轮能电机并网系统模型;然后仿真两种能系统在充电、待机和放电工况下,机侧和网侧的相电压...、相电流等参数的变化;最后建立了综合物理能系统的仿真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思林,肖华宾,黄常抒,郭子琦,吴俊烽,谢杭璇,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联合调频项目作为优质调频资源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根据广东地区火联合调频项目投产现状,本工作对目前主要运用于火联合调频项目的低压并联和高压级联能系统两种拓扑结构进行分析,结合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政策,通过对不同拓扑结构下的功率控制精度、能量转换效率及响应时间等项目开展并网试验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张永学,王梓熙,鲁博辉,杨胜旗,赵泓宇,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相变热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可再生能源在利用过程中的波动性和不稳定问题.然而,现有可供选择的相变材料均存在热导率低这一致命缺陷,导致/放热速率十分缓慢,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工业应用.为此,本文基于雪花晶体的分形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翅片结构来提高填充了相变材料的潜热储存单元/放速率.针对该单元/放热过程进行了全三维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换热流体流动条件下,与具有相同体积的纵向翅片相比,雪花型翅片能够显著提高潜热储存单元的传热速率和温度均匀性...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斌,邢洁,姚飞,景小敏,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利用用户侧峰谷电价差,优化配置能系统并合理调度可降低用电成本.本文提出一种铅酸电池-超级电容混合能系统的双层规划模型,以能投资年回报率为外层目标函数,在目标函数中考虑了能削峰填谷收益、需量防守收益...、全生命周期成本等因素;以能日调度收益为内层目标函数,研究了能各时段最优充放电功率.在构建混合能系统模型时,考虑到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在能量、功率特性上的不同,在约束条件中加入充放电频率约束对不同能元件日运行充放电次数进行限制...
[期刊论文] 作者:段赞,李玲芳,柳鹏辉,肖东方,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s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成为新型能器件电极材料的重要候选材料,目前研究最广泛的MXenes材料为美国Drexel大学Gogotsi课题组于2011年以MAX...相陶瓷材料Ti3AlC2为前驱体制备的Ti3C2Tx.结合本课题组对Ti3C2Tx/SnO2复合材料锂性能的探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二维与三维MXenes作为能材料的新型制备手段,分析了三维MXenes...及复合体系的能优势,然后总结了目前比较主流的MXenes能量存储机制.大量资料表明:目前主要以HF或者...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树胜,王佳良,李光军,汪大春,崔亚东,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针对风光等新能源对短时高频次能的需求,本文开展了MW级飞轮阵列在风光能基地示范应用研究.基于飞轮能阵列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拓扑结构,首先开展了飞轮能阵列系统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风光能基地增加飞轮阵列方案进行介绍....最后,基于搭建的飞轮阵列系统,分别于天津和青海风光能基地开展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上千次的充放电循环,飞轮阵列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其功率、容量和响应速度等均具有显著优势,为参与新能源调频任务奠定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唐雨薇,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为了提高能系统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预防的风险评估能力,以分布式开展、利用数据集进行高速运算及存储成为能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托智能运维、分布式能、运行优化、容量分配等,建立能系统数据分析模型...,以降低线损、优化选址、提高效率为基础,确保能系统高效率运行,解决大规模分布式能容量配置问题,提高高峰调峰收益....
[期刊论文] 作者:陆佳敏,徐俊辉,王卫东,王浩,徐孜俊,陈留平,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地下氢技术由于其氢规模大、综合成本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工作分析了世界地下氢项目概况和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盐穴气密封性好、结构稳定、操作灵活的优点,是目前大规模地下氢...
[期刊论文] 作者:张诗钽,楚帅,葛维春,李音璇,刘闯,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北方地区合理利用大规模弃风电量,特别是将弃风用于清洁供暖,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重点研究弃风电量与热容量匹配关系,以及评估某省级电网连续5年热跟随弃风运行情况.首先,提出基于年弃风电量、年最大弃风功率和最大日弃风电量的全额消纳弃风热容量配置方法...,以及基于年最大弃风功率按百分比部分消纳弃风的热容量配置方法.然后,根据分布式热和集中式热的运行特性,构建热跟随弃风能力的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某省级电网连续5年的实际运行案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供暖季和供暖季低谷期弃风消纳问题....弃风消纳电量与热配...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生,李泓,马文涛,徐玉杰,王志峰,陈满,胡东旭,李先锋,唐西胜,胡勇胜,马衍伟,蒋凯,钱昊,王青松,王亮,张新敬,王星,徐德厚,周学志,刘为,吴贤章,汪东林,和庆钢,马紫峰,陆雅翔,张雪松,李泉,索鎏敏,郭欢,俞振华,梅文昕,秦鹏,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本文对2021年度中国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1年中国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能、飞轮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技术基础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也已成为世界能技术研发和示范的主要核心国家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范馥麟,李军徽,坎波斯-高纳·大卫,严干贵,李翠萍,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首先综述了自2016年起英国频率响应服务市场的能友好型逐步改革,包括:引入含双频率响应曲线的增强频率响应服务,允许能运营商根据荷电状态,在两条响应曲线间提供服务;缩短服务竞标周期至每周或日前,使能运营商能够更准确地预估其在服务周期内的可用性...;缩短服务费用评估周期,并引入特定能量状态规则,以降低能运营商的潜在市场经济风险;规定最低频率响应时长,以降低能运营商的市场准入门槛;发展终极频率响应产品(动态遏制、动态稳定、动态调节),加强市场的标准化与透明化建设....为了直观地展示能系统在最新频率响应服务市...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子岩,张俊艳,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能技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高质量专利作为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的表征,深入分析和掌握其国际竞争态势是十分必要的.针对颠覆因子识别高质量专利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能技术的特点,构建了改进的颠覆因子...I-D模型并识别出物理能、电场磁能、电化学能和相变能4项关键领域的高质量专利,进而分析了能技术的技术活跃度、技术影响力和市场布局.结果显示:高质量专利可以通过改进的颠覆因子I-D模型进行有效识别....国际能技术整体上升趋势平稳,各关键领域均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高水平能技术均由...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瑜,张占强,孟克其劳,魏皓天,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针对直流微网在能控制策略中所采用的传统下垂控制方法,存在功率输出不均、母线电压跌落等问题,提出了微电网在孤岛模式下能装置稳定直流母线和负荷恒功率运行的分层控制策略,将微电网优化控制过程分为两层:一级控制层下的能作为微电网主要能量分配的装置...,提出了基于双闭环的下垂控制策略,将能电池变换器通过P-f、Q-u进行双层下垂控制,实现负荷的恒功率运行;二级控制层下的能作为稳定直流母线电压以及补偿一级能的装置,提出了同步参考坐标系控制(synchronous...
[期刊论文] 作者:郝佳豪,越云凯,张家俊,杨俊玲,李晓琼,宋衍昌,张振涛,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二氧化碳能(CES)技术是基于压缩空气能(CAES)和Brayton发电循环的一种新型物理能技术,具有能密度大、运行寿命长、系统设备紧凑等优势,具有较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典型二氧化碳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征,指出了系统循环效率(RTE)、能密度(ESD)的计算方式和评价效果;通过对近期相关国内外文献的讨论,结合二氧化碳能技术的发展进程,重点梳理了二氧化碳电热能...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 邓伟, 周旭峰, 刘兆平, 来源: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为研究石墨烯在能领域研究开发的知识产权现状,以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锂金属电池、钠离子电池、铅炭电池等电化学能体系为切入点,对石墨烯在能领域应用技术进行专利检索,并从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以期为我国石墨烯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规划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