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 来源: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年份:1991
在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和老年人中,造影剂致肾中毒危险性增加。腺苷脱氨酶结合蛋白(ABP)、肾小管酶类-丙氨酸氨肽酶(AAP)和r-谷酰基转移酶(GGT)、溶酶...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00
骨骼是不断自我更新的组织,周而复始地被破骨细胞破坏产生孔穴,成骨细胞跟着制造新骨修补孔穴。在骨量峰值形成之前,即骨骼生长发育期,成骨细胞所造的骨组织比破骨细胞毁坏...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 来源: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年份:1996
骨Ⅰ型胶原(BIC)中的交联物质及其肽是BIC的降解产物,已成为骨吸收特异性新指标,正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广泛评价。本文综述其生化特性,测定方法,以及在代谢性骨病和骨质疏松症中的诊断、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 来源: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年份:1991
磷脂酶A_2(PLA_2;EC3.1.4)作用于磷脂的2-酰基位置,使磷脂主要释放出顺不饱和脂肪酸和溶血磷脂,此酶在膜磷脂的转换、外来物(如细菌和病毒)的消化和二十碳四烯酸的释放与二...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 来源: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年份:1987
在许多炎症情况下C-反应蛋白(CRP)是一个敏感的急性期反应物,血清中的浓度非特异性增加。这种应答显然是由单核细胞产生了白细胞介素-1的结果,因此CRP是这种免疫应答的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 来源: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年份:1992
肌酸激酶(CK)被广泛用于Duchenne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监测和诊断,并认为是肌肉损伤最敏感的指标,而用于研究DMD的其他酶类(如烯醇化酶、醛缩酶、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年份:1987
[期刊论文] 作者:黄干,伍贤平, 来源: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年份:1998
双能X线骨密度仪自1987年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其硬件与软件得到飞速发展,现已成为临床上最有效的骨密度(BMD)测量仪器.我所为完成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廖二元, 来源: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黄干,伍贤平, 来源: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年份:1997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系统性骨骼疾病.根据近期己结束的我国13省市调查估计,全国约有6300万人患有...
[期刊论文] 作者:黄干,伍贤平, 来源: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年份:1998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自1989年投入临床使用以来,经过三次更新换代,现已成为临床上最有效的骨密度测量仪器。然而,检查中患者与操作者受照剂量明显增加。本文综述了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廖二元, 来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1997
用定量超声测量胫骨超声速度诊断骨质疏松症。采用Sound Scan2000超所仪测量91例绝经前正常女生,78例经经女性和33例代谢骨病患者,其中104例同时用QDR4500A扇形束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左前臂1/3处骨矿密度。结果显......
[期刊论文] 作者:黄干,伍贤平, 来源: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年份:1998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是酸性磷酸酶的第5型同工酶,由破骨细胞分泌,受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调节。它能水解各种磷酸酯,可被钼酸盐抑制和巯基化合物激活。用化学比色法和免疫分析法测......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廖二元,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1999
人体骨骼中,无机盐(钙、磷等)约占65%,有机物(主要为胶原纤维)约占35%,有机物在骨骼中起网络构架作用,无机盐沉淀于网状构架上以增加其硬度。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
[期刊论文] 作者:黄干,伍贤平,等, 来源: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2002
目的 研究体质指数(BMI)对骨峰值期和绝经后女性的胫骨超声传导速度(SOS)的影响。方法 采用骨定量超声仪测量399例骨峰值期和589例绝经后女性的胫骨SOD值,并按BMI不同各分为低体......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廖二元,伍汉文, 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廖二元,伍汉文,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2002
护骨素或称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发现于1997年[1],后相继被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分别鉴定为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OCIF)[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3]和滤泡树状细胞受体-1(FDCR-1)[4]。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测序分析证明,它们均属同一基因编码的同一分子。因......
[期刊论文] 作者:伍贤平,廖二元,黄干,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朱旭萍,廖二元,伍贤平,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份:2001
目的:研究主诉腰痛女性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测量的临床意义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方法:采用扇形束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主诉为腰痛的女性患者的腰椎和髋部BMD,并与...
[期刊论文] 作者:邓小戈,廖二元,伍贤平,,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0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