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国学 年份:2010
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庄子·天运》    儒家谈孝顺,可谓名正言顺。《庄子·人间世》特别借孔子之口说:“天下有两大戒律:一是命,一是义。子女爱父母,这是自......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 年份:2008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很早就有了麻将的印象。父亲负责管理灯塔,工作与居家可以兼顾,一到周末就约同事来家中打麻将。麻将的声音对我不但不是干扰,反而成了催眠的良伴。  看父母亲在牌桌上打麻将,小孩子特别兴奋,一方面得到短暂的解脱,完全没有人督促功课,另一方面是吃饭......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年份:2013
孔子对于食物的态度,让许多人觉得惊讶。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经常在吃粗糙的食物,并且不以为苦;另一方面,又有“食物不以做得精致为满足,肉类也不以切得细巧为满足”的记载,并且一连有......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年份:2013
孔子的学生中,有两对知名的父子档,就是颜路与颜渊,以及曾点与曾参。颜路与曾点二人,只比孔子小五六岁,却对他的学识与人品心悦诚服。等他们的孩子到了十五岁,可以行束惰之礼时,自然......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 年份:2010
政治领袖身负重任,想尽办法让国家兴盛。这不但是为天下苍生谋求福祉,也是为自己身后的历史地位而努力。能有这种观念的应该算是好的执政者了。  但是如何达成这样的宏愿呢?依儒家的立场,这是艰巨的挑战,要在“德行、能力、智慧”三方面不断修炼才有成功的可......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道家以老子与庄子为其代表,有时也加上列子。列子的年代可能早于庄子,但是著作散佚,到了东晋的张湛为其作注,再传于后世。然而,目前所见的《列子》已受魏晋玄学的影响,甚至夹...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人人健康 年份:2009
人没有一个独立而单纯的自我,提到自我时,都是在谈自我的某种经验和作用。(休谟语录)西方近代哲学有两条主轴:一是理性主义,二是经验主义。这两者都是为了找到确定不疑的知识...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商品与质量 年份:2004
曹操虽然成功,但是他任用许多“不仁不义而有治国用兵能力”的人。由此导致社会风气趋于败坏,也使后起的魏晋时代成为可怕的黑暗时代。Although Cao Cao succeeded, he app...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意林 年份:2016
“自以为美”出自《庄子·山木》,故事很短: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这段话的意思并......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6
人生,是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从生到死,是生物学上的自然现象,人人难免。有趣的是,虽然凡人皆有死,但是没有人仅仅以从生到死的生理变化为满足,总在设法做一些超乎生死学...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2016
《庄子·外物》有一则寓言,讲的是宋元君与白龟的故事,最后还让孔子上场做了个评论:  宋元君半夜梦到有人披头散发,在侧门边窥视,并且说:“我来自名为宰路的深渊,被清江之神派往河伯那里去,但是渔夫余且捉住了我。”元君醒来,叫人占卜此梦,卜者说:“这是神龟啊。”元君说......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11
1980年9月,我到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博士。住进学校宿舍之后,发现同寝室有一位日本同学。我从小听过一些8年抗战的故事,对日本人并无好感。但是每到周末,同寝室的另外两位美国同...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八小时以外 年份:2012
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人是问题制造者。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都在制造问题,所以人要学习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去了解以及解决问题。  有人会问:能不能不制造问题呢?人只要活着,就会制造问题。譬如:我活到中午,想吃饭,肚子饿了,这就是个问题。吃饭的时候,想要吃哪一种食物呢......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年份:2015
人在抉择的时候,总是有些挣扎,若是左右为难到某种程度,可能形成双重伤害。庄子对此提出建议。  《庄子·让王》有一小段寓言,内容如后:  中山公子牟对瞻子说:“身体处在江海之上,内心想着王室的荣华,怎么办呢?”瞻子说:“看重生命,看重生命就会轻视利禄。”  中山公......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年份:2015
听到“视死如归”这四个字,自然产生悲壮之感,好像荆轲刺秦王,武士上战场,立即面临生死存亡的决斗。没有必胜之心,却有必死之志,但是死何足畏?死亡只不过是归乡回家而已。  悲壮来自于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好勇斗狠,而是为了保国卫民,或者实现伟大的理想。但是,最初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发现 年份:2007
人可以外化,但不能内化。也就是外表照别人的方式生活,内心却与道相结合People can be externalized, but not internalized. That is, the appearance of others accordin...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年份:2015
儒家对于快乐,向来深具信心。孔子过着简朴生活,但是“乐亦在其中矣”;他的学生颜回生活穷困,但是“不改其乐”。关于快乐,孟子提出更多描述,我们略加察考,就能发现一个特色:他会同时注意“乐”与“忧”。  孟子常称,君子有三种快乐是超过“称王天下”的,这话值得认真倾......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意林文汇 年份:2016
常常有人问我,孔子到底有没有信仰?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当然有。但是孔子从来不谈他的信仰,为什么?因为信仰是一个人内心最深刻的关怀,不能随便去说,孔子也...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思维与智慧·下旬刊 年份:2012
正是受儒家“每个人都要做事和每个人都要尽责任”思想的影响,我们看日本就没有陷入那种高福利的怪圈——国家福利很高导致有一些人什么事情都不做。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发达地区虽然百姓很富裕,但还是很勤劳。可是怎样尽责任,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孔子也是有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傅佩荣,,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各位朋友,尽管我们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在碰到严重天灾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其实非常脆弱。即便如此,许多哲学家还是提醒我们,鼓励我们说人类毕竟还是伟大的,近代法国哲学家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