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漪, 来源:师资建设(双月刊) 年份:2018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育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得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
[期刊论文] 作者:潘彩霞, 来源:各界 年份:2020
于漪家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字:“铸颜雕宰。”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指颜回,是孔子眼中的好学生;“宰”是宰予,被孔子认为“朽木不可雕也”的怠惰学生。顾名思义,这四个...
[学位论文] 作者:刘喆, 来源:聊城大学 年份:2021
于漪是语文教育界的常青树,是语文教学的一代宗师,有“人民教育家”之誉。她的课堂教学语言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本文细致地剖析了于漪初中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对其语言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其课堂语言中贯穿的教育理念。这会对当今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具体从以下三章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剖析了于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导入语和讲述语的特点,具体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色吉,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年份:2022
于漪老师是教育行业的明星教师,是每一位基层教师模仿学习的楷模。...于漪老师将自己的生命之光倾献于教育,始终在研究如何教好学生,如何成为培育人才的教师,她始终在寻找理想的教学路径,不断创新风格,不断优化自我,最终成了学生敬仰、同行钦佩的优秀教师。...于漪老师的优秀不止表现在她对于教育之路的潜心研究,更表现在她爱学生,甚至视如己出,她期待学生获得更好的未来。爱心与耐心成为她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从事教育数十年,她...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19
于漪老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获奖,是100人...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丹, 来源:读天下(综合) 年份:2019
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无数人,而不同的学习者得到的启发是不同的,她的教育思想对广大教师来说,好比一杯清爽的茶,耐人寻味。师者,不仅要肩负起教书的责任,更要加强自身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年份:2017
主持人语于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是“语文的尊严”的伟大代表。她在语文教育实践上的突破和理论上的建构,形成当代语文教育的一座高峰。从事语文教育实践和研究,我们都不能也...
[期刊论文] 作者:于漪,闻达,,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2
1991年12月7日,对特级教师于漪来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一个非常温暖的冬日,在她工作学习了大半辈子的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各地来宾共300余位,相聚一堂,庆贺于漪从教40...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余丹,, 来源:学园(教育科研) 年份:2013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于漪和苏静的语言风格及其形...
[期刊论文] 作者:卫灿金,王建英,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2
于漪语文思维教育观的基本点是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 ,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着眼点转换到开发智能、提高素质的方面来 ;语文教学要坚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 ,深化课堂教学改...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云, 来源: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年份:2004
于漪和欧阳代娜被推为“熏陶感染派”教学风格的代表。他们在教学艺术上体现出共同特点:把教育作为爱的事业;强调育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性;注重发挥语文教学的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杜少凡,, 来源:文学教育(上) 年份:2010
于漪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从其成长为一名教育家的过程中,我们可获得很多的启迪与智慧:一.把握好教师生涯中的关键事件;二.加强实践、学习、三.适应环境,直面挫折。...
[期刊论文] 作者:小记, 来源:现代妇女 年份:2020
“人民教育家”于漪   90岁的于漪从事教育事业已近67年。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于漪,,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1
佟春丽老师:您好。您寄来的大作《习字累词练句摹章》早已收到。由于工作繁忙,身体又欠佳,未能及时回复,请原谅。您花时间读书,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心得体会,可见您工...
[期刊论文] 作者:于漪,,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1
罗易同志:您好。我不善书,于书法不轻易置一辞。但因看过古今书家一些名作,多少也有点看法。浅见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于漪,,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15
我一直认为教师须学一点哲学,面对教育工作的艰巨、复杂及难以洞悉的变数,碰到矛盾、问题,不作辩证、唯物、历史的思考,就会迷雾一团,茫然无所措,甚至方向不辨,是非曲直不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华平,,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8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语文教育大家, 于漪是 “那一代” 的代表. 于漪先生认为语言具有十足的本体性,语言是语文课程的核心, 语文具有超越课程的价值, 她站在教师责任与使命的高...
[期刊论文] 作者:孙宗良, 来源:教育 年份:2021
“让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的人生铭言.这种教师身份的认识重构与深度觉醒,奠定了中国教师发展应有的精神底子与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于漪建立中国的教师学的核心基础.是的,大道至简,做教师首先是做人,...“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是中国教师应该建立的最基本的底色.所以,于漪的这一价值意识,可以成为一切职业观的根本点.这也构成了于漪教师观的哲学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肖寒,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7
于漪老师认为,教师钻研并掌握教材,好像导演处理剧本,需要一个艰苦的再创造的过程,达到懂、透、化的要求。“懂”是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透”是对教材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百艳,,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20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老师“人民教育家”称号,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正式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