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9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教育与经济 年份:1988
【正】 《学会生存》一书中,在结束教育历史长河的漫游之后,揭示出当代教育的三种新现象,即:“教育先行”、“教育预见”与“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认为这都是历史上第...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04
这是个老话题。在中国,几乎难得有不批评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时候,但是,这“毛病”似乎改不了。究竟为什么? 那些具有丰富教育阅历并在实践中颇有建树的人们,常常力图总结...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1995
【正】 我国教育学虽然不断有所改进,至今尚未根本改观。多年来,关于教育学的议论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灼见,惟关于如今这种教育学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理论,真知不多。这,或同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1
低碳城市的公共治理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中国城市高碳化发展现实需要城市治理模式的优化。低碳城市发展系统由行政体制、市场机制和社会制度等多元系统合作构成...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2002
从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不同性质与类型的教育研究范式的比较和对“教育行动研究”要义的分析,说明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合作的教育行动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2015
常言道,对一人一事的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非表示不同人对同一人、同一事,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断。其实,对一人一事,仁者见其"不仁",智者见其"不智",或更近于常理。...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年份:2010
课堂书声噪声炸雷声声声入耳声声辨学校正事歪事窝囊事事事在目事事评我退休之后,既珍惜难得的退而休之的悠闲,又难以退而休矣。有道是:"居闲日,厌闻鸡犬。居三两笺,爬百...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基础教育 年份:2014
【正】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以往研究生课余学术交流活动相当活跃。其中特别是瞿葆奎教授倡导和主持的"学术星期六",长期坚持,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研究风气。胡惠闵、黄向阳...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1996
【正】 在中国,谈起所谓“启发式”教学,总不免追溯到孔子之教。时至今日,克服实际工作中的“注入式”教学尚且不易,而孔子远在两千四百多年以前就开创了"启发"之教的先例,同...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2007
本文着重考察课程表演变的过程、课程袁问题领域、课程表变革的先例和课程表变革的空间。属于以"课程表"为视点观察课程全貌的尝试。...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年份:2016
尽管在各个时代的社会一文化中,或许都有那个时代的"个性"及人与人之间某种"共性"问题,然而,把"个性"或"个体社会性"作为价值追求并就此进行论证,则是近代以来的事情。18...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9
就基本性质而言,学校是"教学机构"。学校是随教学文化和书本知识应运而生的。近代《教育学》所指的狭义"教育"是一种价值影响,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形成"教养"的基础上,成为道德......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7
"学生行为指导"与"学生行为管理"有所不同,从"教育"引出题中应有之义的角度看,"指导"比其他影响学生成长的经验形式,更近于狭义"教育",教育实践中往往把"指导"与"管理"等混为...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8
中国古代是否提倡尊师和是否普遍地尊师是两回事。尊什么师,不尊什么师,甚至“耻学于师”都有细辨。科举制度对我国为学之道与为师之道的消极影响深远。我国要提倡尊师。如今教......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6
教育学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虽经多年努力,甚少改进。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别国建构教育学过程中的治“教育实践理论”之道了解和重视不够,甚少关注按照“实践教育学”通行的规则与......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8
刘佛年《教育学》述评陈桂生在中国,提到“教育学”,有一句口头禅:“没有跳出凯洛夫的框框”。这话不错,但得作个补充:其实,如今的“教育学”框架,大抵未脱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形......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2017
在今天,普通教育学可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难总括教育实践的经验、对实践有影响的理论以及各种教育理论研究及其成果。然而,如果它想名副其实的话,它就必须阐明一种在双重意义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