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1
创新与怀旧是在不断行走的时间滚轴上两个始终相对的端点,看似遥不可及的距离却无法抵御彼此在记忆凹痕中的悄然弥合与扩散。在王晓勃的绘画中,记忆是一场源于周边生活的平静戏剧,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绘画并不是要表达一种个人化的强烈主张,而是希望通过我的描绘让......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1
东方艺术·大家: 在中央美院学习的那段时间对你日后的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薛广陈: 我在2006年的时候,我带着梦和憧憬独自来到梦里追寻着的中央美术学院,三年苦行僧式的生活在这里是成为我追求梦想的惬意修行,每天两点一线(画室餐厅)的生活构成我美院生活的十之八......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8
红如隔夜凝血,在冷漠的青灰色大地上,洒下了片片语焉不详的花瓣;欲望矜持而躁动,跳跃于阴郁无际的苍穹之下;在毒气弹飞来的某日清晨,夜晚褪去了滞重的困意,用画笔和油彩放牧着骄纵的梦魇,横冲直闯于白日的街头。  在杨加勇的作品中,“欲望”的执念,更像是道道盘桓在现实......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1
展览:2011藏娇新春版画艺术节时间:2011年01月22日—2010年02月28日地点:新光文苑(新光天地五层,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7号)作为中国主要的长期致力于推广原创版画艺术的公众庆典...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1
无法回避的三毛,在我少年时代的梦中伴随着忘记熄灭的台灯和揉皱的书角,流浪在由文字铺陈出的撒哈拉的清晨和黄昏里。但在我第一次看到《哭泣的骆驼》时,三毛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有五年多的时间了。其实现在想想,对于一个少年来说,三毛的魅力并不是那些印刷在纸张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1
展览:陌生人——费俊作品(2010)时间:2010年12月18日—2011年1月16日地点:意中艺术工作室(798艺术区)在2010年12月举办的名为《陌生人》的个展中,费俊将自己分饰成三个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1
尹朝阳的的工作室位于798艺术区内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占地面积不大,工作室内空间的分割遵循着简洁、实用的原则,并按使用功能划分为3个区域:画室、工作区和会客区。在探访尹朝...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1
展览:双重奏——吴俊勇个展时间:2011年3月5日—2011年4月5日地点:艺术ISSUE PROJECTS(北京·草场地)突然来临的春天带着骤然上升的体温卷走了凝聚着冬日寒冷印象的厚重衣物,...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7
在做田世信老师的专刊之前,杂志原先的专职设计师离职了。设计是一本杂志的脸面,再好的内容也需要靠精致到位的视觉形式来呈现。在杂志的设计师刚离职的时候,我的本能反应就...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7
每天,当身兼数职的于向溟从繁忙琐碎的工作中抽身而出,回到自己工作室。這个潜沉于地平线之下的安静空间,便成为一个超然于世外的个人战场。  在创作中,不断与自我惯性的边界所进行的抗争,让于向溟作品中的形象,或多或少都呈现出一种模糊的特质。就像在本辑专刊的拍......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7
在于向溟的世界里,有两座不同的城市:一座是他每日忙碌其间,棱角分明的现实都市;另一座是盘旋于他头脑中的、孤寂而遥远的幻境之城。  當我通过这两面虚实相映的城市透镜,来观看于向溟的作品时。那些由不确定的光影所交汇出的物像,就像儿时在电影荧幕的反面所看到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6
午后三点,自称『音乐杂食者』的尹朝阳站在一件尚未完成的作品前.rn镜头背后,百万音响里翻滚出巨大的声浪,正冲刷着艺术家眼中晨昏交汇的界点.rn在作品的正上方,隅垂吊在头顶...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6
对我来说,每期专刊的制作过程都是一次“离线式”的冒险——因为在各大美术馆或画廊的艺术“荧屏”上,艺术家的作品始终是保持着一种“在线式”的公共姿态的。  这种姿态是无形的思想和灵性被物化后的表象,而在其“在线”之前,艺术家于工作室内的种种揣摩与纠结过......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6
从雾锁寒冬的北京到阳光明媚的三亚,仿佛穿越了两个不同的国度。当炙热的阳光透过机场天顶的玻璃洒满皮肤,身体已先于头脑感受到了两座城市迥异的性格特征。这种感官快速切换...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2
被满眼的绿意所包围的广州的冬天,让习惯于北方冬季寒冷空气的我,在享受着舒适的气温所带来的惬意的同时,也在陌生的语言和街巷间感受到一丝无所适从的慌张。不论是短暂的栖...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2
从 小就在父亲摆放着砚台和宣纸的画案边玩耍的彭薇,循着本性中似乎早已注定的绘画基因,从两三岁时拿起毛笔至今,已经有三十多个年头了。但这段看似老气横秋的时间却并未造就出一位通常意义上古板老成的国画家。例如不久前在《时尚》杂志上的火热出镜,便很难让人将......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2
展览:明室时间:20012年04月07日-2012年06月02日地点:泰康空间(北京·草场地)在尚没有数字技术介入的、摄影的中古时代,潜藏在黑暗中的神秘性始终徘徊在照片的周侧,如影随形,...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2
2012年1月14日,由新加坡MOCA美术馆主办、林大艺术中心协办的“禁锢与动力—隋建国个展”在新加坡MOCA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也将作为2012年新加坡MOCA美术馆的开馆展览,展览由栗宪庭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2年3月10日。  隋建国此次展出的作品总重量......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2
2012年2月24日,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北京纳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苏新平石版画系列作品”限量收藏品实物发售会,这是北京东...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科,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2
2011年12月3日,名为“弥漫·北京”的展览在北京798悦·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意图在北京重现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弥漫”主题和意蕴,并由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的原班人马所打造。包括策展人彭锋教授,艺术家潘公凯、原弓、杨茂源、蔡志松和梁远苇五人也悉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