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6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玉静,,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原文和译者的统一关系,即:一、原文对译者的依赖性;二、译者对原文的依赖性;三、原文与译者的统一;四、原文与译者的统一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贺茉莉,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 年份:2014
【摘要】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观点独特新颖,提出了反传统的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理论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本文对其文章中与译者的任务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译者的任务是使译作忠实于原作的本质(即精神或内涵),并在必要时通过注释等手段对译作进行补充说明,使译作读者在领悟原作本质的同时,也能很好的了解原语文化...【关键词】本雅明《译者的任务》译者的任务原作本质读者   【中图分类号】G64 【...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海燕,,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2008
翻译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作为译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译文的优劣.作者基于自己的实践和翻译理论中关于译者的论述,从一个崭新的角度——...
[期刊论文] 作者:张莉,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3
传统翻译理论以翻译是否忠实原文为评判翻译的准则,对译者的情感介入持否定态度,抹杀了译者情感因素的客观存在.从翻译准备阶段到翻译阶段,译者的情感因素应贯穿始终,倾注译...
[期刊论文] 作者:章方,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媒介指的是各种信息的传输手段.在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中,译者就起着不同文化信息传输的媒介作用.作为传播媒介,译者是如何发挥这一功能的?译者作为媒介,与其他媒介有什么区别?...
[期刊论文] 作者:黎政,刘绍忠,,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译者主体性有五种外在体现:一、译者通常选择与自己专业相近、熟悉或与其精神气质相似的作品进行翻译;二、译者通常选择各种方法、策略和技巧处理原文和译文的语境差异;三、译...
[期刊论文] 作者:袁圆,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起决定作用的译者,随着译者主体地位的提高,对于译者主体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从心理学角度考虑,翻译是译者的一种心智活动,是诸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期刊论文] 作者:朱剑虹,吴锦玉,,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生态翻译学自研究以来,明确了“译者中心”地位,译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对译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译者中心”、“译有所为”、“多维适应选择”等问题,译者的能力却未得到...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益文,, 来源: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2016
译者为翻译主体,没有译者就没有译作即无法传达原作的任何信息,由此可见译者的重要。本文以相对微观的角度,从译者作为读者、传达者、作者的身份出发,浅论译者对自主身份的表...
[期刊论文] 作者:谭素琴,,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从作者-译者-读者的三元关系出发,历史地考察译者主体的特定二重性,动态性和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迪,,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6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作用不可忽视,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译学的影响下,译者一直处于“隐身”的地位。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当代翻译理论将译者从幕后推向了...
[期刊论文] 作者:仲伟合,周静,,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6
近年来翻译研究中译者主体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并进一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其对整个翻译操作过程和译文质量...
[期刊论文] 作者:周领顺,,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19
作为“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的倡导者,作者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与译者行为批评的学派意识、译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路径、学界对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晓梅,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3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处于主体地位,表现在源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也体现于译前文本及译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只有激活相关图式才能实现认知,因此,译者主体性表现也受...
[期刊论文] 作者:耿强,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04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 ,表达等级体系的“忠实”概念成为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镣铐。“显形”译者和“性别”译者充分展现了一个解放了的译者形象。本文...
[学位论文] 作者:杨金月,, 来源: 年份:2014
译者风格主要是探究如何描写文学翻译者译者群体所独有的翻译语言特征。蒙娜·贝克将其理解为一种“指纹”,即一位译者的所有译文都表现出来的一些规律性语言模式,包括翻译...
[期刊论文] 作者:单继刚,,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09
忠实不必是普遍的伦理要求和译者必须达到的目标。译者有两个选择:做一个忠实者或背叛者。如果是前一个选择,译者必须尽可能地深入原文;如果是后一个选择,译者必须对他的动机...
[学位论文] 作者:朱玲佳,, 来源: 年份:2005
随着翻译活动的繁荣和翻译研究的深入,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核心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译者自主”的概念,承认译者在翻译准备、实际翻译和译作出版三个阶...
[期刊论文] 作者:涂兵兰,,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翻译是译者有意识地实现其目的的活动,译者的目的是复杂的,多向度的。翻译目的可以按照社会属性进行分类即政治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清末的翻译目的主要受到译者道义与功...
[期刊论文] 作者:屠国元,李志奇,,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7
翻译过程是译者的思维行动过程,译者的思维结构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紧密相关,同时译者的思维结构与行为标准的关系就是翻译过程与翻译标准的关系,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