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5
商王武丁得贤臣傅说事,为其卓著而独特的圣迹之一。《史记·殷本纪》曾详述此事。关于此事的文献记载始见于古文《尚书·说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夐"字曾引用《商书...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3
新材料带来新的研究课题,促进新学问的涌现。对于《诗经》学史而言,近年面世的以上博简《诗论》为代表的简帛资料,不仅大大促进了对于诗三百篇的研究,而且促进了《诗经》学史...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上博简《诗论》第25简评析《诗.兔爰》篇“不奉时”之语,不应当理解为此诗表现的是生不逢时之叹,而应当理解为是对于此诗不遵奉“天命(时命)”的批评。由此我们可以加深对于...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的第 9号简有论析《黄鸟》的语句 ,专家或将其定为《诗经·小雅》部分的《黄鸟》篇 ,本文论析《诗论》简文所提到者当为《诗经·秦风》的《黄...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6
在商代社会结构中,王权占有特殊位置.研究它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情况是殷商政治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殷墟卜辞中的商王名号问题着手进行考察,重点在于说明商代王权的...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5
随着分封制的解体和各诸侯国力量的增强,春秋时期不仅在社会结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其社会信仰和宗教崇拜也出现了新的内容和特点。春秋时人迷信鬼神,有相当浓厚的...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5
孔子所总结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得上博筒《诗论》相关材料的印证,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对于"思无邪"美学意义的认识。"思无邪"源自《诗·骊》篇,此篇中"思...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1
检阅新时期以来的先秦史研究,人们完全有理由为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鼓舞。无论是在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先秦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民族史等专题研究方面,还是在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1
《诗经》里的“馌彼南亩”是往地里送饭的意思。谁送?《甫田》和《大田》两首诗里都说:“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曾孙”就是《楚茨》里提到的“孝孙”,是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2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第一册的《孔子诗论》部分三处提到《(?)木》一诗的主旨为“时”。关于其意义,本文联系到《诗经》此篇进行了探讨。《(?)木》诗的“福履”二字盖读若...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5
《诗·齐风·猗嗟》篇为孔子所重视,上博简《诗论》两次提到此篇加以评析和肯定,即是明证。《猗嗟》一诗的史事涉及到春秋前期鲁桓公被杀于齐这桩公案。历代大儒研究此诗时多...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85
问题的提出所谓殷都屡迁,主要指早商时期的殷都迁徙。早商时期指的是汤至盘庚这一历史时期。在汤以前的先商时期,殷都虽屡次迁徙,但基本上属于部落的流移,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92
西周前期,经过了成康昭穆时期的平稳发展,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贵族礼乐繁盛,在盛世的烟雾氤氲、钟鸣磬响之中,人们“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七月》),沉浸在恢宏而和......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93
初秋的一个下午,我和吴怀祺同志访问了著名历史学家刘起(?)先生。在劲松小区寓所幽静的书房里,刘先生向我们谈了他治学的经历、经学源流和治史的感受等许多问题。整整一...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4
《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商颂·烈祖》:“既载清酷,赉我思成。”这两句诗里的“思成”,历来不得其解。朱熹《诗集传》说“思成未详。”郑笺关于“思成”的解释虽然多被论者称引,但是联系到上下文的诗义却扦格难通。郑玄说“安我心所思而成之,谓......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0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这种说法近似小说家言。姜维是否真的被解剖,他的胆的体积到底多大,原是不必深究的。关于“胆如斗大”,《资治通鉴·魏元帝咸熙元年》胡三省注说:“如斗,非身所容,恐当作升”。三国时的升到底多......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2003
本文认为 ,历史认识论的核心内容是 ,历史研究的主体除了学识水平、分析能力以外 ,还必须具有对于研究对象的敬意 ,即尊重历史 ,对于历史有充分的理解。就中国古史的认识而言...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4
王和先生的《从邦国到帝国的先秦政治》一书 ,不仅阐述了先秦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 ,而且给学术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哲理思考之风。他超越了传统的“五种生产方式说”和“部落联...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9
《逸周书》是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史学著作,书中所记史事上起周文王,下至周景王,绵亘五百多年。这部书虽然内容繁杂,但其主线是记载周文王、武王、成王时代的周王朝的开国史,...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7
上古时期口耳相传的历史记忆是后世历史记载的源头。在相关的历史记载中还可以看到其某些影子。出现于早期历史记忆中的"人"多为"英雄"或"圣人",而非普通的人。逐渐剥落掉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