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千秋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阴茎镜检查方法是用5%醋酸涂外生殖器部,然后以阴道镜放大7~12倍观察.阴茎镜检查异常分为①外生型;②扁平或斑疹型;③非特异性(无HPV感染).阴茎或尿道刮片作巴氏染色,见到空凹细胞提示为HPV感染.活检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
[期刊论文] 作者:骆丹节译,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本文介绍了Dr.Vonderheid治疗MF的各种方法及经验。对典型的斑片期或斑块早期患者基本采用氮芥外涂;如果刺激反应过重,可采用卡氮芥或口服MOP加照UVA;对局限于皮肤晚期的MF,应先选用电子束去除厚斑块,再以氮芥外搽;对Szary综合征患者,主张使用体外光置换疗法;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陶俊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目前有两种免疫方法常用于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一是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另一是酶联免疫试验(ELISA).有报道,这2种方法对高危人群和有症状的病人检测效果较好,但对发病率低的人群或无症状的病人,其敏感性下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涛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4
首次建立了用于人毛囊培养的无血清器官培养系统, 并利用该系统对硫酸敏乐定(MNXS)在人毛发生长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头皮取自4例良性头皮肿瘤患者。在立体显微镜下用小刀和镊子获取正常的生长初期毛囊。......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树文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4
系统性硬皮病(SSc)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病, 以皮肤和某些内脏器官中胶原的过度聚集为特征。胶原是真皮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其合成是组织再生、纤维化的重要步骤。目前已知某些细胞因子, 如转化生长因子-β, 白介素-1, γ-干扰素及肿瘤坏......
[期刊论文] 作者:FuchsE,陈志强节译,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4
角蛋白基因的点突变引起精氨酸被其它氨基酸取代,进而改变了张力细丝的结构并使表皮细胞易受损伤。该文综述了与此有关的研究进展及基因缺陷与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等疾病的联系。......
[期刊论文] 作者:骆丹编译,徐文严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在15种人类支原体中有7种更常见于泌尿生殖道。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发展证明了生殖支原体更常居于泌尿生殖道,可能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致病原因;而发酵支原体则与呼吸道疾病关系更密切;支原体在艾滋病发病机理中起作用,这一观点仍有争论,据称新近发现的穿通支......
[期刊论文] 作者:韩国柱编译,徐文严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足叶草毒素是现今治疗生殖器疣的首选药物,用该药治疗生殖器疣具疗效高、易被患者接受、使用简便、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和化费少等优点。文中主要就用0.15%、0.3%、0.5%足叶草毒素霜剂和0.5%足叶草毒素溶液进行了外用治疗男性生殖器疣的开放对照研究,认为上述不......
[期刊论文] 作者:骆丹综述,徐文严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学者们自1986年开始在患者体内发现有支原体感染的存在,经10年的研究已初步证明有三种支原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的发展进程中起着辅助因子或促进因子的作用,它们是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以及M.pirum。本文就此三种支原体的基本特征、生物学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林麟编译,徐文严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仍不清。目前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现概括了近年研究病原微生物在发病中作用机理的几个重要方面。微生物抗原对自身抗原的分子模拟,持续性感染与抗原持续存在的关系,细菌超抗原和逆转录病毒在激发自身免疫状态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虹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氮芥局部治疗MF的副作用包括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色素沉着、荨麻疹、多形性红斑样皮炎等。作者在10例局部应用氮芥治疗10~76个月的MF患者中观察到表皮与真皮存在着非典型性改变。 皮肤组织标本取自10例氮芥局部治疗的MF患者。......
[期刊论文] 作者:骆丹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症状是因组胺及前列腺素D2(PGD2)产生过多所致。作者采用质谱法测定患者尿液中组胺代谢物――NT-甲基组胺及PGD2代谢物PGD2-M(9α,11β-二羟-15―oxo-2,3,18,19-tetranorprost-5-ene-1,20-dioicacid)排泄量。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17人,均经组......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清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中存在核小体多聚体,提示有淋巴细胞凋亡,已发现活动性狼疮患者的一种T细胞亚群在体外可自发溶解自身巨噬细胞,在小鼠中能诱发同系的巨噬细胞凋亡的T细胞在体内可引起狼疮样疾患。该研究旨在确定活动性狼疮患者是否发生单核细胞凋亡。......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初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脱氢表雄甾酮(DHEA)是一种肾上腺类固醇激素很少产生男性性征的活性,在NZBNXW小鼠中显示可使肾炎好转。为了了解DHEA治疗SLE是否有效,作者对此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夏隆庆编译,徐文严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它可能是多个致病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基本发病情况,主要涉及三个相互依赖的生物学过程:炎症、表皮过度增殖和伴有角化不全的表皮分化。正常表皮的体内平衡,决定于表皮生长调节信号的平衡,然而,在银屑病的表皮中,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清综述,徐文严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从细胞因子分布型失衡、活化诱导的T细胞凋亡、HIV基因产物的作用、抗原呈递细胞缺陷、粘附受体与趋化因子受体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HIV感染的分子免疫发病机理。...
[期刊论文] 作者:夏强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0
最近从1例无症状女性患者体内分离得到图卢兹第一株耐四环素衣原体菌株,并比较了该菌株与从其它患者中分离得到的34株菌株在体外对四环素、氧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和普那霉素(pristinamycin)的敏感性,即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清编译,徐文严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狼疮性肾炎的免疫发病机理至今仍未阐明。近年来,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致肾炎自身抗体及其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文中主要讨论了致肾炎自身抗体及其诱发肾炎的可能机理。......
[期刊论文] 作者:骆丹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7
特异性自身抗体与皮肤狼疮相关的有力证据可见于NLE和SCLE。已有实验表明:抗Ro/SS/-A抗体可与培养的角朊细胞表面结合。本文针对以下问题设计动物模型研究皮肤狼疮的抗体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施燕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7
16-α-羟基雌酮和雌三醇是雌二醇碳16-α位羟化的产物。作者发现SLE患者血浆及早期SLE患者尿中,16-α-羟基雌酮均明显升高,且无性别差异。雌三醇则相反,仅在女性和同时患Klinefelter病(一种女性化综合征)的SLE男性中才升高。作者认为检测16-α-羟基雌酮是研究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