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冯翠典, 高凌飚,, 来源:教育学报 年份:2010
自"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提出后,其内涵不断发展,使用的术语也有所变化。在其历史发展中,使用的术语发生了从"形成性评价"到"形成性考评",再到"为了学习的考评"的变化。这个术语...
[期刊论文] 作者:陈柏华, 高凌飚,,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2010
教材观是对教材内容、结构、功能以及教学属性的基本看法与主张。本文以教材内容、教材结构、教材功能及教材教学为分析维度,通过对以往中外专家学者所探讨的教材观进行深入...
[期刊论文] 作者:杨乐铃,高凌飚,,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2009
对239位高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表明:(1)高二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属于"一般"水平,其中认知策略水平最高,其余依次为调控策略、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2)英语学习策略与...
[期刊论文] 作者:梁惠燕, 高凌飚,,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2006
以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以“教”为中心,把教学看成知识传授的过程,制定一系列的指标评价知识传授的水平。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朱晓燕,,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91
60年代中期,在欧美新教育思想影响下,新西兰开始酝酿新的课程改革。70年代,各学校纷纷要求改变原来的分科课程,制定新的“广域课程”。在群众的这种要求面前,新西兰政府...
[会议论文] 作者:吴有昌, 高凌飚,, 来源: 年份:2006
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之一。通过研究分析,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包括:数学学习方式、过程性学习成果和非智力因素。在实施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时,应...
[期刊论文] 作者:吴有昌, 高凌飚,,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2008
现象描述分析学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近30年来迅速发展并在欧洲与北美被广泛用于各种教育观念的研究。本文阐述了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假设、研究程序和方法,探讨了...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冰, 高凌飚,, 来源:教育与职业 年份:2007
现象描述分析学是一种用来分析人对客观现象看法的工具,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因人的思维过程无法直接观察所带来的困难。现象描述分析学被大量应用于了解分析教师教学观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冯翠典,高凌飚,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年份:2010
在促进学习的核心价值观下,学生自然成为了过程性评价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及能否监控自身的学习,是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过程性评价和课堂教......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张春燕,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02
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课程。但课改与教学实践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性质及特点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或误区。新西兰在此课程方面的成功案例说明,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和任务驱动性等特点。正确理解这些特点,对课程......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维宁,高凌飚,, 来源:考试研究 年份:2009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考试分数的作用被无限夸大。考试分数的强化窄化了评价视域,简化了课程目标,进而异化了基础教育。异化的教育又将考试分数的虚高价值进一步推向极致,最终...
[期刊论文] 作者:邢最智,高凌飚,, 来源:教育论丛 年份:1985
在教学研究中常有遇到各种分类的问题。如:学生表现的分类,试题的分类,学习能力的分类等等。通过分类,抽取出一类事物的其性,再通过不同类之间的比较分析,找出不同类事...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吴澧旸,, 来源:教育论丛 年份:1983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化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独立地思考和...
[期刊论文] 作者:冯翠典,高凌飚, 来源:考试研究 年份:2011
本文以评价术语的更迭为线索,考察教育评价的历史变革。教育评价在发展和变革过程中评价对象不断扩展,重心不断下移,最终与学习和教学融合在一起。就未来趋势而言,教育评价改...
[期刊论文] 作者:焦少珍,高凌飚,, 来源:生物学教学 年份:2010
本文介绍了环境伦理学的几个学派及其影响,分析了动物福利观念在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的反映,提出了生物学教学中要正视动物福利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韩裕娜,高凌飚,,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08
高考A+X科目方案因为对考生来说有较大的选择性而值得提倡,但也引起各X科考生群体不同而带来的不公平,为此需要寻求相对合理的等值方案。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所有必考科目的成绩...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梁惠燕,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 年份:2003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发展。新课程给学校带来了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变化。新课程给学校带来了选择的机遇和发展的空间,要求每一......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应书增,, 来源:中国考试 年份:1996
一、题型问题的背景 1990年以来,我国高考物理科试卷基本上采用三种题型:选择题(包括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单选题和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的多选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考试说...
[期刊论文] 作者:应书增,高凌飚,, 来源:中国考试 年份:1996
一高考应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也有利于学生智能素质的培养。对于这一点,教育界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物理高考应该考查哪些能力?怎样考查这...
[学位论文] 作者:张文璐,,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9
本论文基于高凌飚等专家学者对过程性评价的解释,探讨了过程性评价运用的教学意义,开发了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了过程性评价中,并将此方式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