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77
“四人帮”及其发言人梁效、罗思鼎背叛毛主席的教导,以所谓批儒评法为名狂热地鼓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早被辛亥革命推翻了,但是余毒未净。帝王思想、特...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4
我们的历史科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已经听不到什么人有异议了。但究竟什么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出来的成果,则缺乏一致的意见。责人者多,责己者少,明显地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历史研究的实践,至今很少有人作过研究,给人以......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我党领导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正走上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十二大提出了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样的时候,中华书局的同志们创办《文...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6
我在1961年主编过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教育部用为大学史学概论教材.大概是在1963年夏天,我收到云南大学助教谢本书寄来的一卷油印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史学概论的讲稿,大体上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的顺序,把马克思和恩格......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群言 年份:1988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清末的维新派首领,以激进自居。康有为上皇帝书认为甲午战败,国势砧危,“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他批评当时兴办的新...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60
编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毛泽东同志关于美国白皮书和艾奇逊给杜魯門的信的評論(《丟掉幻想,准备斗爭》,《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79
一九七九年是要求我们对历史作一番认真的回顾并对其中一些问題切实加以考虑的年头。因为到这一年,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起点的五四运动距离我们六十周年了,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了。中国革命经过了曲折的道路,但......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59
任何时代都有它的近代.对于现代世界而言,所谓近代就是资本主义时代.但是资本主义在西方国家的胜利并没有立即影响到中国.中国历史上也没有独立的资本主义时代.在1840年鸦片...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瞭望周刊 年份:2004
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一些国家的生产获得了被认为是“起飞”的发展。这个发展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大为重视,由此又一次产生了社会科学的“应用”问题:一切要求有...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群言 年份:200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发展艺术和科学的方针,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原则,用“百花”和“百家”来形容艺术和...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群言 年份:1988
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在与外部隔绝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很少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它甚至还把自己看作手工业技艺一样的秘密,不可以告诉别人。《汉书·东平思王传》:The...
[学位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56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6
《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一文发表以后,收到过一些同志的来稿和来信,都转交给了《历史研究》杂志编辑部,请他们研究处理.另有河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祝伟坡同志在信中提出,与历史的创造有关系的两个问题"还不清楚",要求答复.这两个问题是:"一、毛泽东在《论......
[期刊论文] 作者:黎澍,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60
編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毛泽东同志关于美国白皮书和艾奇逊給杜魯門的信的评論("丢掉幻想,准备斗爭","別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討論白皮书","‘友誼’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是我国反帝斗爭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在这些評論中,毛泽东同志对中......
[期刊论文] 作者:姚眉平, 来源:纵横 年份:2005
建国之后,学术界长期陷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误读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单化的理解之中,教条主义盛行,诸多条条框框大大限制了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人们实现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李冰封,,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0
八十年代中期,到北京开会,会期中,去看望黎澍同志,见面后闲谈到改革问题。黎澍同志说:"改革的路,会是很长的。但,无论如何,当前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逐渐改掉‘斯大林模式’,...
[期刊论文] 作者:李冰封,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2
会期中,去看望黎澍同志,见面后闲谈到改革问题。黎澍同志说:“改革的路,会是很长的。但,无论如何,当前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逐渐改掉‘斯大林模式’...
[期刊论文] 作者:沙英,,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90
陪同黎澍下江南1956年5月间,邓拓同志忽然打电话给我说:“黎澍是理论部的顾问,帮助我们做了许多工作,现在他想去外边走走,你可否陪陪他?你也应该到下边去看看嘛!”当时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裴震烁, 来源:红岩春秋 年份:2018
黎大钧、黎澍、黎元洪被称为清末民初的“黎氏三杰”。“三杰”中,资历最老者系清朝央行行长黎大钧,地位最显赫者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年龄最小的黎澍则历任民国大总统府副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