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景燕,胡庭兴,龚伟,宫渊波,罗承德,,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0
对川南坡地退耕5年后的慈竹林地、杂交竹林地、桤木+慈竹混交林地和弃耕地土壤抗蚀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土壤抗蚀性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颖, 刘柿良, 杨容孑, 张思寻, 罗承德,,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胡庭兴,罗承德,李贤伟,张健,郭东力, 来源: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2001
按照我国新时期对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培养目标、素质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了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景燕,胡庭兴,龚伟,宫渊波,罗承德,,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2
采用浸泡法对川南坡地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和弃耕地5年后土壤和枯落物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地退耕后土壤自然含水量(t/hm2)、毛管持水量(t/hm2)和最小持水量(t/hm2)增加,并呈现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弃耕地>农耕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景燕,胡庭兴,龚伟,宫渊波,罗承德,,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0
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后0~20 cm土层土壤在25℃、自然含水量培养环境下,添加不同枯落物处理,培养15、30、45、60、75和90 d后,分别测定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枯落物处理中,土壤细菌......
[期刊论文] 作者:龚伟,胡庭兴,王景燕,宫渊波,罗承德,,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1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后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微生物数量和脲酶活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脲酶活性,各林分均为秋季>春季......
[期刊论文] 作者:宫渊波,陈林武,罗承德,吴雪仙,程永珍,,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7
对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进行枯落物持水功能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枯落物储量顺序为火烧迹地灌丛(12.85t·hm^-2)〉刺槐林(9.76t·hm^-2)〉......
[期刊论文] 作者:马明东,罗承德,张健,胡庭兴,刘跃建,,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06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研究建立了云杉天然林分多因素数量化生境质量评价模型,模型复相关系数Rym为0.6888,Rymt值为11.0804,用Rymt检验,t0.05=1.98,t0.05〈t实值.并研制出云杉...
[期刊论文] 作者:马明东,罗承德,张健,胡庭兴,刘跃建,,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06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数量化理论(Ⅰ)等数学方法筛选出对云杉生产力影响极为显著的生境因子,并依据这些因子采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云杉分布区天然林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丁丁,罗承德,宫渊波,梁剑,YangDingding,LuoChengde,GongYuanbo,LiangJian,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宇, 马钦彦, 王金锡, 彭培好, 罗承德,,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9
研究了川中丘陵区不同防护林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防护林类型土壤的粘粒、物理性粘粒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毛管水含量、田间持水量、田间有效持水量......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彬,罗承德,宫渊波,张健,肖千文,鞠佳伶,,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2
以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土保持区划、技术和模式,得出结论:生态、生产、生计多赢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生物措施是保证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性、可持续性的重要前...
[期刊论文] 作者:廖晓勇,罗承德,陈治谏,王海明,田道平,,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8
减缓、减轻干旱的发生与危害是三峡库区坡耕地持续利用的关键。在坡度15°标准径流小区,以聚土垄作和农林复合为基本方法,营建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并对模式的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长期定位观测。2002~2005连续4年试验结果表明,粮经果复合垄作能有效改善坡耕......
[期刊论文] 作者:杨清平,罗承德,姚小华,萧江华,王佐庆,马德举,, 来源:竹子研究汇刊 年份:2006
通过对坡耕地竹园、茶园、柑橘、板栗和板栗退耕等5种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特征进行定位研究,研究表明:(1)枝叶繁茂的竹林的土壤容重小于茶园、板栗林间作、板栗退耕和柑橘林等林地相应土层的容重。并且各区土壤容重也都呈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
[期刊论文] 作者:许秀丽,罗承德,宫渊波,杨朝俊,XuXiuli,LuoChengde,GongYuanbo,YangChaojun,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袁喆,罗承德,李贤伟,宫渊波,刘彬,房建佳,,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0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不同间伐强度后土壤有机质、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对照林(0%间伐强度)土壤有机碳、碳氮比、微生物......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彬,鞠佳伶,罗承德,刘牧,张健,白景文,雷波,,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2
根层土受植物地下部分生命活动、代谢影响最直接和最强烈,其碳活性与储量特征对土壤质量改变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极高的灵敏性。以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及邻近生态系...
[期刊论文] 作者:李西,毛凯,罗承德,周寿荣,廖心北,张小艾, 来源:草业学报 年份:2004
以峨眉假俭草为材料,种植在石骨质土、紫色土、垃圾、河滩土、粗砂5种不同的基质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基质对峨眉假俭草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河滩土为土壤基质种...
[期刊论文] 作者:向业凤,罗承德,黄琳奇,高海龙,张兴昌,程积民,,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4
以六盘山林区针叶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并计算有机碳密度,分析了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与林型、海拔关系以及总有机碳与团聚体有机碳之间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伟,胡庭兴,罗承德,刘应高,宫渊波,张健,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概述了我国林科院校林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取得的成就,列举了国外林学专业实验教学的三大特点,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从而提出面向21世纪林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