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中国新人文主义思潮包括直接继承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学衡派和梁实秋的文化运作,以及未受白璧德影响但在精神上与之契合的观念运作,主要出自于新人文主义先驱者辜鸿铭和各个世...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1
鲁迅涉猎过多种文体 ,其中以杂文、小说影响最大。但学界有一种倾向 ,认为鲁迅的后期杂文比早期的小说创作更为重要。本文对此展开了论辩 ,认为鲁迅在“创作”的意义上 ,一向...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本文分析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表现传统。这一传统主要得之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古典诗歌的意象表现给了现代诗歌艺术以深刻的启迪 ,同时也成为现代诗歌意象营造所改造的对象...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中国电视 年份:2005
(一)《南京零距离》的理论意义 由江苏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精心打造的全国 驰名栏目《南京零距离》,不仅以持续飙升的收视 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以卓荦不俗的业 绩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13
与同时期的其他文体相比,中国现代戏剧经典作品的积累较为薄弱,这与现代剧作家对戏剧本质总体把握的某种歧误有着密切关系。戏剧的本质特性在于情节构思、人物刻画及表演形态...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无政府主义在思想上有时候迹近共产主义,但在中国却曾被宣布为凶恶的敌人,这是因为它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关键学说,更重要的是,越是迹近共产主义理论的异...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5
本文着重研究鲁迅和《新青年》同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鲁迅与《新青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生道路、人生观念和态度、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立场等方面,均深受这一群体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5
唯美主义对于田汉早期剧作从内容到艺术技巧方面的明显影响,主要体现为对美的崇仰与卫护,以及对王尔德作品唯美风格的借鉴。田汉所以倾心接受唯美主义影响,是因为唯美的美学...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鲁迅对于《新青年》的主要贡献在于积极主导建立《新青年》的文学传统,从而为中国新文学奠定了厚重而富有时代特色的基础。鲁迅的登场使得《新青年》的议论出现了某种转型:由...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澳门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开拓其中的文学资源。一般而言,澳门文学自身的成就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澳门文学资源就相应贫乏。澳门历史上曾与汤显祖、贾梅士这两位中西著名文学家结...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中国新文化经历了一百年发展的历程,形成了思想性艺术传统。新文化先驱者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新文化的设计与发动,往往首先聚焦于思想方面。为了表达和凸显思想及其意义,文...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历来左联研究的薄弱之处在于 ,将左联只是作为一种流派 ,而且是政治性的流派来对待 ,不注重左联首先是一个社团 ,而且是一个文学社团。左联作为文学社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2
鲁迅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哪怕带有某种偏见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而文学家当然具有文学身份,这更是不言而喻的逻辑结论。但这样的逻辑结论背后掩藏着...
[会议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中国诗歌 年份:2016
随着汉语新文学讨论的次第展开,汉语新诗概念亦逐渐浮出学术的水面。在这水面上扑腾得最醒目也最热烈的无疑是诗人傅天虹教授。他的文学状态在一定意义上典型地显示着汉语新...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正】 在鲁迅早期的进化观念中,幼者本位思想占有相当的地位:用生物进化的观点去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便将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少年与老年的关系,由此...
[报纸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 年份:2004
读过“王庄三部曲”,我认为可以用“二元对应”概括浦子小说创作的思维特性。不是二元对立,不是二律背反,而是相向、相应的二元对应。$$所谓二元对应,就是二元性的思维因素之间,并......
[报纸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 年份:2004
文学研究的成果可以是严格、规范的学术论文,也可以是翔实、丰厚的资料整理,还可以是灵动、精采的札记随笔。不要以为随笔体和札记体的学术文章比起严肃的学术论文就容易得多,其......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汉语文学与汉语新文学概念具有明显的学术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包括世界华文文学在内的所有汉语写作,避免国族概念的人为设限。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劣势主要在概念的...
[报纸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 年份:2004
许多学问是面对历史而做的。以学术拥抱历史的伟大遗存,在不同的时代做出认知与思考,这是对历史的尊重,这样的学术同样也值得后人尊重。针对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学术难题,可以做出......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寿桐,,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6
白话文作为汉语语言应用文体的一种俗称,其实包含着多种语言体式。作为新文学的设计者、缔造者和伟大的实践者,鲁迅那一辈人通过他们的文学创作、文学翻译和其他文学实践,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