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对外大传播 年份:1996
早在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胡愈之就开展了代表我国人民的对外宣传工作。这是当年一项全新的工作,只有像胡愈之那样的国际主义者,才会重视并积极从事这项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群言 年份:1995
1979年初,可能是1、2月间,我和新闻出版界前辈刘尊棋同志一起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创办的《百科知识》杂志组稿,来到建国门外永安里灵通观西楼,找在我国历史界已颇有名气...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民主与科学 年份:2006
2005年10月,巴金去世,我又一次阅读了他最后的著作《随想录》。因为我记得,他暮年还奋力写作,完成了那150篇随想随记的短文,向读者说了许多心里话,主要是他非常重视的一些教训。我......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1998
今年9月6日《亚太经济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北京企业家在悉尼经商的报道,笔者读后得到了一个启示:澳大利亚的官风不错,值得借鉴。北京"糊涂楼集团"的总经理郭建升1995年10月...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1997
解放前,我曾两次为避难从国统区出走到香港。在香港接待我的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社。第一次是1941年2月,我留在香港工作了将近一年;第二次是1949年2月,呆了两...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1997
抗战以前,本文笔者在上海参加新闻工作,参与了当时空前壮大的救亡运动,我知道章乃器是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我读过他的文章,听过他的演讲,还参加过他指挥的游行示威,特别是在“...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1998
编辑同志:王奇同志关于沿用《中国的一日》的形式搞征文的建议,已经得到许多读者的赞同,但是贵刊何时举办这项征文还没有宣布,我赶紧提点补充的建议:1、征文的题目不宜再用《...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9
理论家谢韬说得好:“历史人物的研究是最好的政治课,是最好的公民课,最好的理论课,是改革开放继续前进的最好教科书。”“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名记者范长江也是一个历史人物,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幸福生活指南 年份:2018
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为最有逻辑、最具抽象思维的学科,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快乐、高效地学习数学已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议题。必须明确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1988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只知道,布哈林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联共党史》不止一次诅咒布哈林是托洛茨基的同谋犯,卖国贼,外国谍报机关的走狗,谋杀斯大林的凶手。但是,在布哈林被冤杀50年之后的今天,真相大白了,布哈林实在是苏联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共产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1988
1986—87年间,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片《世界各地》,在我国引起了一阵“靳羽西热”。靳羽西,这个系列片的主持人成了我国几亿人注目的一个新闻人物。靳羽西原在美国电视台主持《看东方》系列片,为美国观众介绍东方各国的事物。《世界各地》是她专为中国电视观众制......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1986
新年假日,一股缅怀周恩来总理的激情促使我从书架上找到了《五洲的怀念》一书,重读了外国记者在周总理逝世后所作的有关报道。我除了重新领略到各国朝野对周总理的爱戴心情之外,体会到了西方记者在报道世界重大新闻时所表现的长处,他们比较能吸引读者和感......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1985
从抗日战争初期起,我就把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当作我的外国老师。抗战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由于进步出版事业的发展,斯特朗、斯诺和史沫特莱等外国进步记者的著作也出版了一些。我当时是一个学步的年轻记者,除了向一些前辈学习之外,也还通过那些外国记......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09
目前,部分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注重教师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许多教师整天致力于“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步式传统的作文教学模......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新闻导刊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1997
我在新闻工作生涯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事新闻翻译工作,主要是把英文译成中文,也译过俄文。我不是外语学院的毕业生,我只是30年代湖州一家中学的毕业生,英语学的并不很多,...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1989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第一个中译本五十一年前在上海出版,由于这本书第一次报道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红军挺立在中国的西北角,它的出版成为五十一年前一个发生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当年主持这本书的出版的是我国新闻出版界的胡愈......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1990
我在《世界优秀通讯选》里,读过著名美国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史沫特莱写的两篇通讯,一篇是《记鲁迅》,另一篇是《朱德将军忆童年》。两篇通讯给我的印象都很深。我觉得,这里洋溢着作者对中国革命者的爱,确实感人至深;它们是新闻通讯的典范,值得我们后人认真......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海洋世界 年份:1999
鱼的眼睛从鱼的眼睛和体长的比例来看,鱼眼比其他动物眼睛显得大。那么,鱼的眼睛构造又如何呢?我们可以拿照相机来说明。鱼眼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而眼内视网膜则相当...
[期刊论文] 作者:于友, 来源:新闻通讯 年份:1996
名记者胡愈之在1931年访问苏联之后,在上海发表了题为《莫斯科印象记》的长篇报道,介绍了当年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的最新情况,赢得了广大关心时事的读者的欢迎。特别由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