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甲山,朱贤立,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我科1993年收治3例颅内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均为女性。术前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快。CT、MRI仅发现颅内瘤结周呈大片低密度影,肿瘤界线不清,报告为胶质瘤。后经手术...
[期刊论文] 作者:赵洪洋,朱贤立, 来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1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适合的手术入路、手术显微镜和显微手术器械,依靠显微解剖理论和显微解剖技巧,在清楚地分辨各个不同部位神经、血管结构的情况下,进...
[期刊论文] 作者:熊叔陶,朱贤立,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1964
[期刊论文] 作者:赵洪洋,朱贤立,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赵洪洋,朱贤立,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1991
选用大白兔12只,分为不同电凝输出电凝组,不同宽度镊尖电凝组,慢性实驗组,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观察不同电凝条件的脑损害程度。实驗结果表明,双极电凝对脑组织损害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1)单位组织通过的电流密度;(2)热源与脑组织直接接触的表面积。为了既能有效止血,又能避......
[期刊论文] 作者:赵洪洋,朱贤立,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1993
我们检测了29例急性颅脑损伤后病人的血清硒值,结果表明,非脑实质伤或GCS>7分的病人,伤后48小时内的血清硒值明显低于脑实质伤或GCS≤7分的病人(P...
[期刊论文] 作者:丰育功,朱贤立,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1997
目的:颅底显微外科的不断开展,迫切需要国人颈内动脉(ICA)床突上段的显微解剖资料。方法:在6~25倍下对40侧成人大脑半球的ICA床突上段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ICA床突上段起始处直径4.49±0.62mm,长15.77±2.89mm。它分成三段:眼段长8.74±2.57mm,发出3.21±1.23支直径0.3......
[期刊论文] 作者:赵洪洋,朱贤立,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朱贤立,赵洪洋,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赵洪洋, 朱贤立, 来源: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年份:1987
<正> 如何利用颅脑损伤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临床辅助检查来估计预后,是神经外科医生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下介绍近年来判定颅脑损伤预后的几种常用方法。 Glasgow昏迷评分法(GCS) 1974年,Teasdale等提出了Glasgow昏迷评分法,即通过观察患者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志强,赵洪洋,朱贤立,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 ,探讨VEGF与瘤周脑水肿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技术 ,检测 33例脑膜瘤组织中VEGF蛋白...
[期刊论文] 作者:林敏华,刘伟,朱贤立, 来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2
我科自1997年5月至2000年5月,共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9例,其中手术85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7例,女22例,年龄3~81岁,平均42岁....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国,朱贤立,周伟, 来源:实用癌症杂志 年份:2003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Ang)家族中Ang-1、Ang-2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Ang-1...
[期刊论文] 作者:刘伟,朱贤立,丰育功, 来源: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年份:2003
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最重要的中枢神经结构,它包括对摄食、水电解质平衡、体温、睡眠、情绪、感觉、性行为、垂体激素释放、昼夜节律调节等多种功能的影响.而下丘脑室...
[期刊论文] 作者:刘伟,朱贤立,赵洪洋,,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6
目的探讨大鼠侧脑室注射不同浓度氯化钠对血浆心钠素(AVP)和血管加压素(ANP)及水钠代谢的影响。方法预先5d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在SD种系大鼠侧脑室置管,待大鼠手术恢复后随机分为3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志强,赵洪洋,朱贤立, 来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脑转移癌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脑水肿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6例脑转移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计数,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潘延成,朱贤立,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于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采用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体质量325~375 g,共50只.其中,外伤组25只,干...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潘延成,朱贤立,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2009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bax-mRNA、bcl-2 mRNA表达及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
[期刊论文] 作者:林宁, 徐卫明, 朱贤立,, 来源: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1996
本文报告钙拮抗剂尼莫通对颅脑术后脑缺血的治疗作用。尼莫通治疗组101例,常规治疗对照组103例。结果表明尼莫通对术后脑缺血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获得改善,致残率和死亡率显著降......
[期刊论文] 作者:彭彪,肖国才,朱贤立, 来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份:1997
本文分析 62 5例开颅术后的早期癫痫患者。结果显示术后早期癫痫发病率为 5.76% ,且与病变的性质和部位、术前癫痫史、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手术入路等有关。认为预防性抗痫治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