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有智, 张济宇, 张碧江,, 来源:煤炭转化 年份:2004
本文列举和分析了国内外数种类型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并结合其分选特性、结构特点、脱介和出料方式、重介质选用等综合评述了各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的特点和不......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昭铁, 周敬来, 张碧江,, 来源:合成化学 年份:1993
综述了环氧丙烷的合成方法,包括氯醇法、间接氧化法(Halcon法)、丙烯的H_2O_2氧化法及生物催化氧化法,探讨了Halcon过程的反应机理。概述了环氧丙烷的主要用途。参考文献26篇...
[期刊论文] 作者:郭俊旺, 牛玉琴, 张碧江,, 来源:天然气化工 年份:1996
综述了气-液-固三相二甲醚的合成技术进展,介绍了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昭铁,周敬来,张碧江, 来源:煤炭转化 年份:1993
本文对F-T合成催化剂硫中毒、结焦、烧结等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陈皓侃, 李保庆, 张碧江,,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1997
本文以内蒙古红庙褐煤为研究对象,在温度450~650℃和氢气压力2~5MPa的范围内,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各种因素包括传质作用对煤加氢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化率和焦油收率随最终......
[期刊论文] 作者:赵亮富,赵玉龙,吕朝晖,张碧江,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2002
由低温液相甲醇合成的反应机理出发,考虑了均相和多相催化剂的不同作用及不同的吸附方式,导出了两步法低温液相甲醇合成的动力学模型.结合搅拌釜中测得的动力学数据,对动力学...
[期刊论文] 作者:赵亮富,吕朝晖,赵玉龙,张碧江, 来源:化工进展 年份:2001
系统地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溶剂在各种反应中的溶剂效应。结合以上内容及一些学者和本作者在一些溶剂中的甲醇羰基化实验。可以知道对甲醇羰基化这一反应,在极性溶剂中,极性较大且......
[期刊论文] 作者:陈皓侃,李保庆,张碧江,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1999
以红庙和兖州高硫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原煤、HCl/HF酸洗脱灰和CrCl2脱黄铁矿样品生成含硫气体的对比,考察了煤中矿物质对热解和加氢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规律的影响。研究结...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昭铁,周敬来,张碧江, 来源: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年份:1994
综述了催化剂失活模型、失活机理以及失活速率表达式.重点介绍了催化剂中毒失活的平行,连串,并列和独立失活机理,提出了催化剂中毒活性曲线与活性关联式。...
[期刊论文] 作者:赵亮富,赵玉龙,吕朝晖,张碧江,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2001
为了对低温液相甲醇合成反应的模试及进一步的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预测和参考,用搅拌釜中得出的低温液相甲醇合成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经过合理的反应器模型假设,对低温甲醇合成...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昭铁,周敬来,张碧江,, 来源: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年份:1993
综述了近几年来催化领域内催化剂失活的研究成果。尽管影响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归咎为中毒、烧结、结焦和堵塞3大原因,并分别进行了讨论。更多还原...
[期刊论文] 作者:赵亮富,赵玉龙,吕朝晖,张碧江,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2001
考察了在间二甲苯液体介质中,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间二甲苯对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随着溶液中间二甲苯含量的增大,溶液的介电常数逐步减小,在溶液中...
[期刊论文] 作者:廖洪强,李保庆,张碧江,, 来源:煤化工 年份:1999
选用山东黄县褐煤分别在高压热天平及10g固定床反应器中与合成气共热解对其热失重行为、不同热解终态温度下产物分布及热解半焦燃烧特性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表明,煤-合成气共...
[期刊论文] 作者:廖洪强,李保庆,张碧江, 来源:煤炭转化 年份:1998
介绍了一种实现煤高效、洁净利用新途径——煤-焦炉气共热解的工艺过程、经济技术评价、应用前景以及近期研究结果。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用焦炉气代替纯氢进行加氢热解......
[期刊论文] 作者:廖洪强,李保庆,张碧江,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1998
利用高压热天平和10g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温度对兖州烟煤与焦炉气共热解的失重行为、热解产物分布以及脱硫脱氮的影响。随热解温度升高共热解在300~550℃和600~700℃间出现明显失重峰。煤焦炉气......
[期刊论文] 作者:赵亮富,赵玉龙,吕朝晖,张碧江, 来源: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年份:2000
在1立升的高压机械搅拌釜中,采用气体间歇吸收技术,在80~160℃,0.5~5MPa的范围内,测定了氢气和一氧化碳在混二甲苯中的溶解度。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变大,且在相同的温度......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昭铁,周敬来,张碧江, 来源:合成化学 年份:1994
介绍了F-T合成的发展史以及当今世界F-T合成的发展趋势。对F-T合成反应动力学和可能机理、传统的F-T合成催化剂以及现代超细粒于型(UFP)F-T合成铁催化剂、产物分布等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8篇。Th......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昭铁,周敬来,张碧江,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1995
在524K、2.31MPa和1845h ̄(-1)条件下,考察了合成气(H_2/CO=2.1)中COS浓度分别为51.4、128.8、162.7和245.6ppm对Fe-Cu-K工业催化剂FT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催化剂预先中毒比在线中毒速率快。大颗粒催化剂的抗硫能力比小颗粒催化剂强。催化剂......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昭铁,周敬来,张碧江,, 来源:广州化学 年份:1993
本文综述了硫对Co、Ni、Fe、Mo催化剂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不同硫中毒方式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结果有所不同。催化剂中少量硫的引入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小,而对某些催化剂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全红,郑经堂,王茂章,张碧江, 来源:新型碳材料 年份:1998
比较了以FeSO4改性ACF其表面形态及微晶结构的变化。经过改性,ACF表面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表面被刻蚀,表面孔形态发生变化,ACF的石墨微晶尺寸大大减小,出现明显的细晶化趋势。SEM和XRD两种测试方法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