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时英英, 来源:雪莲 年份:2004
建安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建安诗作为建安文学的组成部分,不论是从诗歌体制、语言风格、艺术技巧,还是创作主体的创作意识、审美思想都折射建安时代文学所具有的“自觉”...
[期刊论文] 作者:孙静,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2
汉末建安时期的诗歌便是如此。建安诗歌的传统,锺嵘《...
[学位论文] 作者:李存霞,,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从“文学的自觉”的内涵出发,以建安七子的个性化创作为突破口,提出建安七子在“创作主题的个性化”和“对文学技术的追求”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现了建安时代“文学的自觉...
[期刊论文] 作者:陈冠乔,, 来源:中外企业家 年份:2014
建安文学产生于东汉末年建安年间,邺下文人集团的这种遒劲刚健、慷慨悲凉的文学作品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自产生后一直受到后人的推崇。本文从"建安风骨"产生的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二版 年份:2019
建安将军长身赭面,白发如银,眉目耸异。他生活俭朴,为官清廉,有“王清天”之谓。   1975年,王建安出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入闽后下部队视察,见各部队哨兵于烈日下站哨,无遮无拦,汗流浃背。...王建安即指示,凡站哨可戴草帽。故人称将军为“草帽司令”。   王建安下部队随身携带针线包,凡衣破、纽掉,均自己戴老花镜,动手缝补,飞针走线,一丝不苟。  ...王建安下部队喜轻车简从,尤痛恨前呼后拥,迎来送往。19...
[期刊论文] 作者:魏宏灿,,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建安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它不仅对社会政治安危、经济兴衰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当时的文学思潮产生极大的冲击,给建安文士的心灵造成沉重的压力。他们深感人生苦短,于是追求生命价...
[期刊论文] 作者:周杰,,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建安诗歌是建安时代的产物,社会的动荡、士人思想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发展形成了建安诗歌的感伤主义色彩。建安诗歌的感伤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思想主题和意象选择两个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王巍,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唐代作家不仅研究建安文学、评论建安文学 ,而且在创作实践中直接学习建安文学 ,“追建安之风骨” ,从唐代诗人的很多作品中 ,可以看到其...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葵,,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9
王羲之,行书,别称:《建安灵柩帖》《四月五日帖》,《契兰堂法帖》卷一,四行四十一字.rn[释文]rn四月五日羲之报.建安[1]灵柩至./慈荫[2]幽绝垂卅年.永惟(崩[3])慕.痛/彻五内....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荣, 来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建安游宴诗即建安诗人以宴饮、游玩等为题材,以表现他们的宴饮、游玩生活本身以及在宴饮、游玩中"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曹文心,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建安时期,“俊才云蒸”,作家辈出,他们运用各自的才能进行创作,写出许多优秀之作,共同创造出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建安文学兴盛的主因,要从文学人材培育的角度去作深一层的探...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孝彬,,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年份:2015
本文通过核电建安工程各阶段的分析和讨论,结合个人参与建安工程成本控制工作经历,对核电建安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玲玲, 来源:现代交际 年份:2017
摘要:建安时期在历史上是一个战争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笔浓墨重彩,诗歌的风格、诗歌的发展变化、诗歌中的悲情、诗歌中的寄托、诗歌中的风骨,如水般穿梭于历史里。  ...关键词:建安时期诗歌建安风骨诗歌特点悲情  中图分类号: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116-02  一、建安诗歌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时局恶化...
[期刊论文] 作者:秦俊香, 来源:新乡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建安辞赋,是建安文学百花园中一枝独放异彩的奇葩,它和建安诗歌、散文一起,共同体现了建安时代特有的“建安风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骄傲.但学术界对建安辞赋的关注却远不...
[学位论文] 作者:樊智宁,, 来源:华侨大学 年份:2004
建安时期是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型的重要时期,建安士人德才观的嬗变在这一思想过渡转型时期具有风向标的作用。曹操的“求贤令”不仅是建安士人德才观嬗变的提炼,也是建安士...
[期刊论文] 作者:辛保平,, 来源: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风骨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概念,是从对人物的品鉴对绘画的品味中逐渐移植过来的.内容生动鲜明,风格刚健挺拔为其美学要求.建安文学的特征常被概括为“建安风骨”,但在...
[期刊论文] 作者:白金香,,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08
东汉末年,我国文学史上形成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由于这个流派产生在汉献帝时期,而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叫建安,所以文学史上便将这个流派称之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期刊论文] 作者:谭云华, 来源:玉溪师专学报 年份:1996
建安诗歌手表现出来的漂泊意识,它是建安“慷慨悲凉”诗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安时代经历和人生情绪的缩影,它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意识,反映了诗人生命奔突和理想追求的轨迹,充...
[期刊论文] 作者:王巍,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建安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起点,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建安文学发展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建安作家与文学传统的关系方面略加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林庚,,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6
中国诗歌史上,作为一个理想的诗歌时代,唐代以前大都向往建安,唐代以后则转而醉心于盛唐。盛唐气象乃是在建安风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而成为令人难忘的时代。对于建安风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