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志强,徐强,宋仲容,王林,, 来源:化学世界 年份:2008
用密度函数方法对黄酮类化合物分子及其自由基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从几何结构、前线轨道、单电子分布、离解能等角度分析了影响竹叶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结构因素。结果表明:(1)C2-C3......
[期刊论文] 作者:宋仲容,何家洪,徐强,,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无机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训练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为适应素质教育对高师化学......
[会议论文] 作者:宋仲容,王林,何家洪, 来源:第七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水污染日益严重,对水的成分分析研究就十分有必要。本文综述了水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检测方法。介绍了水分析的研究进展,并对水质分析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希东,宋仲容,郭惠,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在稀盐酸介质中,NO-2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与二盐酸-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在碱性介质中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104L...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宋仲容,李忠彬,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用光度法测定了四苯骈卟啉与Cu2+,Co2+配位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学参数.实验表明:H2TBP与Cu2+,Co2+配位反应速度均快,△H<0,研究了反应前后体系的吸收光谱变化,以及CuTB...
[期刊论文] 作者:徐强,何家洪,宋仲容, 来源:工业水处理 年份:2010
在硫酸介质中,铋(Ⅲ)对碘酸钾氧化生物染料曙红B的褪色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铋(Ⅲ)的催化动力学新方法。体系催化反应吸光度(A)和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的变化值(Δ......
[会议论文] 作者:曹槐,潘蓄林,宋仲容,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本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讨论了经不同施肥处理连续两年种植、采烤的烤烟烟叶中部分无机化学元素、有机成分及评吸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通过监测生长长期间烟叶中...
[期刊论文] 作者:徐强,宋仲容,陈凤鸣,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对1,5-二氛杂环辛烷(DACO)与α-溴甲基苯酚的反应和分离进行了研究,合成了两个新配体,产物结构经IR和1HNMR表征....
[期刊论文] 作者:宋仲容,王林,周永洽,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本文通过Hg(Ⅱ)-BSA(borineserum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的平衡透析研究,得到了逐级结合常数k_i及有意义的最大结合数α....
[期刊论文] 作者:何家洪,邓茂,宋仲容,,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年份:2011
对近年来国内铋的光度法测定的状况作了评述,主要涉及自2000年到2010年间各类显色剂在分光光度法中的应用,以及铋的光度测定在阻抑动力学、催化动力学及荧光光度法及原子荧光...
[期刊论文] 作者:宋仲容,曹槐,刘世熙,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1998
以分光光度法(SA)、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以及红外光谱分析(IR)考察了水溶液中Cu2+与胆固醇的相互作用。不同分析方法均得出相同结果,Cu2+与胆固醇二者间存在表面......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峰,宋仲容,廖晓玲,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对如何深刻认识高等院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根据教育本质论观点和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全员参与是高等院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发挥的根本...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峰,宋仲容,廖晓玲,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突破型质量改进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质量改进模式.它的思维突破核心理论和特点,运用于高校教育改革中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突破型质量改进模式在普通高等院校质......
[期刊论文] 作者:宋仲容, 何家洪, 高志强, 徐强,,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年份:2009
研究了盐酸介质中,铬(Ⅵ)氧化藏红T荧光猝灭的试验条件,提出了荧光熄灭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方法。在酸性条件下,藏红T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59.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75.0 nm。......
[期刊论文] 作者:高志强, 宋仲容, 何家洪, 王林,,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8
[目的]为探索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的互作规律。[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后对防治菜青虫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及2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结果表明:当...
[期刊论文] 作者:何家洪,高志强,蒋欢,宋仲容,, 来源:冶金分析 年份:2008
综述了2000~2007年分光光度法测定铬Ⅵ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常规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和阻抑动力学光度法。对方法检测体系、反应介质条件、线性范围、检出限、实际应用对...
[期刊论文] 作者:龙春,高志强,宋仲容,江相兰,,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提取工艺,并采用化学发光法对银杏叶的粗提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其余水层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固液比(...
[期刊论文] 作者:高志强,宋仲容,何家洪,王林,, 来源:农药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1%氧化苦参碱水剂80~200mL/667m^2剂量,施药后3d防效达94.36~99.27%,药后7d其防效仍达99.08%以上,与对照药剂相比效果明显,适宜施药剂量为150mL/667m^2。药后安全性调查......
[期刊论文] 作者:宋仲容,何家洪,高志强,徐强,,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年份:2009
在0.05mol·L^-1硫酸介质中,90℃水浴加热9min时,痕量铬(Ⅵ)对过氧化氢氧化甲基橙褪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研究了该催化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提出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方......
[期刊论文] 作者:宋仲容,邹容,何家洪,徐强,,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2012
在pH=3.2的HCl介质中,Fe(Ⅲ)氧化I-产生I2,I2与过量I-形成I3-,I3-与吖啶红(AR)通过静电引力缔合形成AR-I3离子缔合物(结合比为n(I3-)∶n(AR)=1∶1),AR-I3分子自动聚集形成(AR-I3)n缔合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