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啶红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铁(Ⅲ)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10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pH=3.2的HCl介质中,Fe(Ⅲ)氧化I-产生I2,I2与过量I-形成I3-,I3-与吖啶红(AR)通过静电引力缔合形成AR-I3离子缔合物(结合比为n(I3-)∶n(AR)=1∶1),AR-I3分子自动聚集形成(AR-I3)n缔合物微粒,从而引起共振散射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468 nm。实验研究了介质条件、共振探针用量等因素对散射体系的影响,考察了该散射反应稳定性及共存物质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增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Fe(Ⅲ)与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强值ΔI468 nm在0.
其他文献
1999年12月5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印刷专业委员会在上海这片热土上诞生了。接着,连续召开了四届年会,在第四届年会上,国家民政部批准的《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证》得以颁
通过颗粒平均粒径测定和形貌表征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和用量对莠灭净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双子型分散剂马来松香聚氧丙烯-氧乙烯醚磺酸盐(SC-3)可以在农
以取代苯甲酸和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3个含取代苯并噻唑胺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HNMR13CNMR,IR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2005年5月12日晚,借ChinaPrint展会在京召开之际,北人集团公司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举行盛大的客户答谢晚宴。
Fe3+可与电沉积在玻碳电极表面的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静电吸附作用并与[Fe(CN)6]4-形成普鲁士蓝(PB),进一步交替重复吸附Fe3+和[Fe(CN)6]4-反应,形成PB晶体。该晶体对还原过氧化氢(H2O2)具
以胃癌细胞系BGC-823为研究对象,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前后BGC-823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考察其对BGC-823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
应用熔盐路线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成功合成了微立方和纳米片层形貌的SrFeO3-δ化合物。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以及热重分析
合成了同时含有偶氮苯和1,3,4-噻二唑的新型聚酰胺(P1,P2),采用FT-IR、1H NMR、GPC和TGA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热性能测试。P1和P2的特性粘数分别为0.14和0.12 dL/g,质均相
用噁二唑硫酮杂环作为培氟沙星(1)的C3羧基电子等排体,得中间体C3噁二唑硫酮4(5),再将其与仲胺或取代苯胺及甲醛通过氨甲基化反应形成系列氟喹诺酮C3噁二唑硫酮曼尼希碱(6a~6j)目标
采用滴涂法将Fe3O4磁性纳米颗粒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得新型纳米Fe3O4修饰电极(Fe3O4-np/GC电极)。X射线衍射光谱表明,纳米Fe3O4为面心立方尖晶石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纳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