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方平平,王锦斌,林荔辉,李维明,潘润森, 来源:中国农学会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会 年份:2002
以5个优质不育系和5个优质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两亲本均为优质背景下籼型杂交稻米品质性状遗传,结果表明:(1)杂种稻米品质性状表现主要受遗传控制,遗传效应可解释表型方差的65﹪以上.遗传效应中,加性效应起绝对决定作用.(2)整精米率、垩白率......
[期刊论文] 作者:肖长春,程祖锌,黄昕颖,谢展文,林荔辉,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22
剖析红米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富含功能营养成分的红米杂交水稻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选用6个三系不育系和8个红米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6×8(NCII)设计,配制48个杂交红米组合,对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程祖锌, 林荔辉, 章清杞, 蔡来龙, 黄荣华,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23
糯两优12是用糯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闽糯1S和三系保持系嘉农wx2B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特点,于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期刊论文] 作者:陈幼玉,林荔辉,吴建梅,祁建民,周瑞阳, 来源:中国麻业 年份:2004
采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和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红麻杂交亲本和21个F1组合的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株高、鲜皮厚、千粒重、纤维支数同时受到加性和显性效应的...
[期刊论文] 作者:万雪贝, 徐建堂, 李东旭, 林荔辉, 祁建民, 张立武,,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18
DNA指纹图谱对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存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利用SSR标记构建红麻DNA指纹图谱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在本研究中,利用课题组开发并筛选出的131对SSR引物,...
[期刊论文] 作者:程祖锌,黄昕颖,肖长春,林荔辉,许明,郑金贵,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19
[目的]分析黑米亲本总黄酮、花色苷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高活性成分黑米两系杂交稻亲本的选育及强优势组合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不育系、5个恢复系,按6×5...
[期刊论文] 作者:毛大梅,CHEN,Zhi-Wei,陈志伟,赵季志,林荔辉,潘,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份:2005
对水稻三系不育系T29A及对照珍汕97A和龙特浦A的不育性、柱头外露率、品质和杂种产量进行观察分析,认为T29A具有不育性稳定性好、不育度高、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特性好、品质...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元昌,潘润森,陈志伟,林荔辉,毛大梅,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03
选育优质不育系是提高杂交稻米品质的关键.本研究以万利香与矮B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优质、柱头外露率高、具香味的优良保持系,并以此与珍汕97A连续多代成对回交,育成香型优...
[期刊论文] 作者:潘润森,林荔辉,李维明,祁建民,陈志伟,,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9
亚花1号系采用建阳TG002(籼)与皖恢1号(粳)杂交,取F1幼穗花药培养经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早季130d左右,晚季115d左右,分蘖力较强,稻米品质优良,居11个参试品种首位。栽培上应注意适时稀播,合理密植,施足基......
[会议论文] 作者:曹利瑞,祁建民,林荔辉,林培清,池仁漫, 来源:2012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 年份:2012
  菜用黄麻具有高钙高硒高膳食纤维等营养保健功能,被列为科技奥运运动员指定名特优蔬菜。本文在对数十个菜用黄麻口感测定的基础上,选用4个新育成的菜用黄麻新品种进行了产......
[期刊论文] 作者:潘润森,李维明,林荔辉,陈志伟,毛大梅,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00
:金两优 36是以籼稻光敏不育系HS 3为母本 ,早籼品系 946为父本选配的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 ,具有穗大粒多、产量优势强等特点 ,2 0 0 0年 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Jinliang...
[期刊论文] 作者:李静,李云清,林荔辉,方平平,祁建民,陶爱芬,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份:2022
[目的]了解玫瑰茄花青素的研究现状,为其关键基因的挖掘和新种质的创制提供依据。[方法]从玫瑰茄花青素的组成成分、提取工艺、含量及品质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目前,我国关于玫瑰茄花青素的研究主要......
[会议论文] 作者:李丰涛, 祁建民, 牛韶华, 方平平, 林荔辉, 陶爱芬,, 来源: 年份:2012
本研究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闽中南4个地点山地农田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及农田内12个采样点的种植红麻福红952对Cu、Cd、Zn、Cr、Ni和Pb6种重...
[期刊论文] 作者:祁建民,周东新,吴为人,林荔辉,方平平,吴建梅,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03
采用RAPD标记构建了黄麻属 (Corchorus)植物 10个种 2 7份材料的指纹图谱 ,从 11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 2 5个引物 ,共扩增出 32 9条DNA片段 ,分子量在 0 3~ 3...
[期刊论文] 作者:方平平, 郑鹭, 陶爱芬, 祁建民, 林荔辉, 吴建梅,,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以国内外引进的75份蓖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对株高、果穗长、含油率、单株有效穗、单株蒴果数和单株种子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丰涛, 祁建民, 牛韶华, 方平平, 林荔辉, 陶爱芬,,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分析闽中南4个地区的山地农田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以及在农田内12个采样点种植红麻福红952对重金属Cu、Cd、Zn、Cr、Ni和Pb的吸收与富集特征.结果表明,漳浦县前亭镇某村...
[期刊论文] 作者:祁建民,周东新,吴为人,林荔辉,方平平,吴建梅,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应用RAPD和ISSR标记,分别对来自非洲地区和中国的15份黄麻野生种(10个种),以及来自中国、印度、越南、日本等地的12份黄麻栽培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杨帆,赵季志,官华忠,毛大梅,林荔辉,潘润森,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05
杂交水稻新品种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遗传育种研究室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针对龙特甫A育性不稳定性这一特性,采用遗传改良技术育成的三系不育系T55A与晚R-1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廖英明,祁建民,张广庆,李点姣,林荔辉,方平平,, 来源:中国麻业科学 年份:2009
红麻是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杂种优势显著。红庥雄性不育系的研究是红麻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个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层面上综述红麻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和......
[期刊论文] 作者:方平平,徐锦斌,林荔辉,李维明,吴为人,潘国亮,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份:2004
以5个优质不育系和5个优质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亲本均为优质背景下籼型杂交稻米蒸煮品质性状遗传,结果表明:(1)杂种稻米蒸煮品质性状表现主要受遗传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