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 赵英杰,,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立足唯物史观的哲学视角,从空间批判的维度揭示了资产阶级对"世界历史"的建设性和破坏性,论证了人类历史取代世界历史的经济必然性。在空间探索上,马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王贺, 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7
坚持史学“致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必须正确处理“求是”与“致用”的关系,把“致用”理念贯穿史学教育全过程,内求深化教学改革,外求深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杜萍,,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2007
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内在地包含着共产主义的倾向,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自身的缺陷,使其共产主义的诉求成为一种“空想”。马克思基于对唯物主义和共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王贺,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资本空间化积累是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基本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体现。从资本空间化积累的历程看,包括城市空间积累、区域空间积累和全球空间积累。城市化、区域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王菊花, 来源:经济论坛 年份:2004
一、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功能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的巴斯卡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阿索斯在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7S"模式,即一个企业的发展受七个因素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杜平, 来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大学生两大课堂的良性对接是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通过互动互补的"结合"实现在结构、机制与功能上的有机性、联通性和整体性。两大课堂的良性对接,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统...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赵英杰,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资本空间化就是在全球空间范围制造同质化的资本空间过程。资本空间化的旨趣在于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资本空间化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等层面展开分析。马克思...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 赵英杰,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7
摘要:高校政治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时代最重要的交往对象,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有着重要影响。政治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或兼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政治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别谈心、问题指导、组织班会......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 赵英杰,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7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革的延伸,各种文化思想和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这就需要高校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研究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改善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升人才的政治素养和理论功底,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 赵英杰,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7
摘要:高校的“两课”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高校的立德树人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提高“两课”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对“两课”教育的影响力、实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宇文宏,,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B 年份:2004
村民自治是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并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农民问题所做出的科学决策,是由国家权力向社会权力的自觉转化,是由间接民主向直接民主的自觉让渡.目前,乡政村治已经构成了我...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杨奕,,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提出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三地产业的协同创新、有利于三地环境的...
[期刊论文] 作者:谷峰,,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7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宗教自产生以来在纯化人性、慰籍人心、扬弃善恶、彰化...
[期刊论文] 作者:秦宝琦,,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18
19世纪以降,一些国家先后出现以神化教主、精神控制为特征的秘密组织,被称作"膜拜团体"。20世纪晚期,这种膜拜团体逐渐走向极端化,成为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如美国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郭广伟,, 来源: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党员志愿项目的运作过程,从政策、理论和操作层面探讨了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郑立华, 来源:学校思想教育 年份:1995
如果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文革”可以称做是“政治价值观”为主导的时代,那么,很显然,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以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 张春荣,, 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符合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模式。"滴灌"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灌溉技术,可以引申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系统和教育方法。高校实施"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必...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朱国芳,,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年份:2010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资本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它的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制度伦理是资本主义制度伦理中最为激烈和集中的表现。而这些制度的提出,其目的都是为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刘文敏,,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近年来,发展哲学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理论热点。但在发展哲学的研究中,马克思的话语并不多见。然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一生所关注和思考的中心,发展哲学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张春荣,,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11
"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从生产和交往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