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 年份:1978
近来的证据,虽则还有限,但表明,Ⅰ期和Ⅱ期原发乳腺癌中的雌激素受体分析可用来预测晚期扩散病例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这些发现如果得到肯定,就意味着,在切除乳房时,常规测...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山东医药 年份:1979
目前,在大多数国家内,结肠—结肠及结肠—直肠吻合术仍用双层吻合法。但在法国,这种传统的方法已逐步被单层吻合法所取代。理论基础:早在1887年,Halsted就指出,胶原组织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年份:1979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约50%在十天内再次出血(1)—(3),所以,不少作者主张早期手术。遗憾的是,在首次破裂后一周内手术者,死亡率高达20~30%。早期手术死亡率和病残率高的一个主要原...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外科学分册 年份:1978
自1969~1975年,作者等用二性霉素B治疗过25例继发全身念珠菌病的烧伤病人。年龄:1~14岁;烧伤面积:20~90%;深度烧伤:22~90%。其中71年以前的10例中仅3例存活,71年以后的15例中14...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人民军医 年份:1980
在应激状态下引起的胃肠道粘膜急性糜烂、出血或溃疡形成,通常称为“应激性溃疡综合征”(简称应激性溃疡),近十余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并联系病理生理,对...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年份:1983
静脉内给予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可能引起肾功能和电解质紊乱或颅压反跳,口服甘油又需60~80分钟方见降压作用,因而,在急性颅压增高中,可考虑从静脉内输入甘油。为了比较甘油和...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1987
患者 男,26岁。因头痛,肢端粗大3年,双下肢进行性无力4个月,于1985年4月16日入院。查体:皮肤粗糙,声粗,前额和下颌突出,鼻唇肥厚,手足粗大;视力、视野正常,视乳头边界清晰。...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年份:1987
1986~1987年,笔者曾先后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Mayo Clinic 和麻省总院进修一年。现就一年中的见闻,结合有关文献,对美国临床神经外科某些方面的现状作一概述。因了解面所限,...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山东医药 年份:1980
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包括一侧闭塞,对侧狭窄)并不少见,其发生率约占颈内动脉闭塞病例的10~20%。近年来,颅内—外血管吻合的问世为闭塞侧半球的血供开辟了道路。五年来,作者手术...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年份:1983
硬膜AVM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切除、供血动脉结扎和栓塞等,但多不彻底,术后易于复发.作者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因学与雌激素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得到启示:既然大剂量雌...
[会议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首届中国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论坛 年份:2004
本文介绍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手术与介入治疗,介绍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表明,在广大神经内外科、血管外科和影像学专科工作者的密切协作下,以颈动脉内膜切除为代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在我国必将有一个新的飞跃。......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7
解剖学定义的颅底是脑颅的一部分,其与颅盖的分界线大致为:自枕外隆凸沿上项线至乳突根部,向前经外耳门上缘、颞骨颧突根部,并横越蝶骨大翼颞面,循眶上缘向内至中线.颅底的内面分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三部。......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6
笔者在段国升教授等前辈的指导下,于脊髓脊柱外科方面做了些工作,但涉足的领域有限,开展的深度也还不够,要写出较高水准的述评来,颇感为难。...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5
(以下简称)创刊于1985年2月,至今二十有余.二十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份学术期刊,却标志着从诞生到逐步走向成熟这一不算短暂的历程.在以王忠诚院士为总编辑的编委会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精心栽培,以及全国神经外科工作者的百般呵护下,已......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军, 周定标,,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年份:2004
颅神经损伤后能否重建及重建后的功能恢复一直是困扰广大神经外科医生的难题。近年来,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颅神经颅内段大部分在损伤后均可手术重建,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树合,周定标,, 来源:感染.炎症.修复 年份:2005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高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非组DNA结合蛋白,是维持核小体稳定、调控基因复制、重组、转录等过程不可缺乏的...
[期刊论文] 作者:Wilk.,RH,周定标, 来源: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定标,许百男,, 来源: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10
1951年Spence首次成功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以“北关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和“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ECST)等为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翎,周定标, 来源: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年份:1999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不仅可使狭窄的颈动脉管径恢复、脑血流量增加、而且还可消除微栓子的来源,因而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ack,TIA)及脑卒中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