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17
我国刑法在贿赂罪中规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刑法采取的是单一正犯体系,因而应从单一正犯的视角来看贿赂罪中的共同犯罪问题。按单一正犯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7
试图用德、日的行为共同说来解释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不仅是行不通的路径,而且其理论根据也不可靠。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之所以不能用行为共同说来解释,归根到底是因...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年份:2001
侵占遗忘物、埋藏物是侵占罪的特殊类型。遗忘物是持有者因疏忽未带走而遗留在他人能有效管理之场所的财物 ;埋藏物是埋藏于地下属于他人所有而又不在任何人占有之下的财物。...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对构成抢劫罪加重犯的严重情节应该作严格的限制解释。“入户抢劫”应理解为非法侵入住宅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是发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并危及交通运输安全的抢劫。...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教育探索 年份:2013
数学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把让学生获得数学模型思想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为了厘清数学模型与数学模型思想的内涵...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1
侵吞基于不法原因而委托给付的财物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 ,不能构成侵占罪 ,但受托者可能与委托者构成有关犯罪的共犯。如果明知受委托占有之物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9
认定侵占罪需要解决占有物与脱离占有物、遗忘物与遗失物、侵占遗忘物与盗窃、侵占行为与侵占罪的问题。同时,我国刑法把"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作为侵占罪的成立条件,对此,...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04
初中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反思能力上都具有较高水平,这样才能够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提升数学成绩。就反思能力来说,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4
日本刑法规定只对 10多种犯罪可以适用死刑 ,审判机关对适用死刑持极为慎重的态度。日本刑法学界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争论仍很激烈 ,学者们大多持“死刑废止时机尚早论” ,并...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份:200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作为数学学习的四个总体目标之一,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准确把握小学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内涵,...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8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对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甚至会导致出现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比如,汶川地震发生后,就...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11
晚近以来,"风险社会"和"风险刑法"日益成为学者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与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但是,对于什么是"风险社会"、什么是"风险刑法",特别是对于什么是"风险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年份:2005
网络教育不等同于网上学习,也就是说网络教育不仅仅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的活动,其环境应当是虚拟学习空间和真实学习空间的有机结合.文章分析虚拟学习空间和真实学习空间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1985
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国刑法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研究犯罪构成的时候,要把犯罪构成的主客观要件置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明确任何犯罪行为都是由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学 年份:2010
抢劫信用卡不使用的,不能定抢劫罪。抢劫信用卡并使用的,要根据是当场使用、事后使用,还是既当场使用又事后使用作不同的定性和处理。当场使用所抢得的信用卡的,应定抢劫罪;...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07
用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在ATM机上取走大量现金的行为,既不能定盗窃罪,也不能定侵占罪,而应该定信用卡诈骗罪。以"机器不可能被骗"作为否定信用卡诈骗罪成立的理由不可靠。认为用...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6
《刑法修正案(六)》对有关安全事故的犯罪作了重要修改和补充。原来作为重大责任事故罪表现形式之一的“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已独立成罪;新增加了“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3
刑法学界近来出现了将我国刑法中的"主犯"与德日刑法中的"正犯"等同化并用"正犯"概念代替"主犯",即"主犯正犯化"的倾向。但在犯罪参与体系上,德日刑法采取的是区分正犯与共犯...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紧急避险通常应具备的三方面条件:合法权益遇到了正在发生的危险;为避免危险出于不得已而损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在必要限度内...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7
关于伤害的含义,有必要解释为是损害他人的生理机能或使其健康状态恶化的行为。伤害罪的客体应理解为是身体不受伤害或健康不受损害的权利。在伤害与致死的对象不同一的场合,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