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4
【正】 中国南方早期佛教造像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诸省,在长江上游四川省发现的早期佛教造像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最近,吴焯先生发表了《佛教蜀身毒道传播说质疑》和《四川早...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0
【正】 1989年4至5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绵阳博物馆一道,首次发掘了绵阳市中区边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和房屋基址红烧土等标本数千件。陶器有罐、...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装饰 年份:2007
织金锦是元朝流行于王室贵族的高级纺织品,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制造织金锦的是隋朝。新疆和阿富汗发现的公元1-2世纪的织金织物,证明了汉六朝有关织金锦的文献记载可信,大秦...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8
陕西南部城固和汉中的东汉砖室墓中出土的摇钱树枝和树干上面分别发现佛像以及莲花图案,这是陕西省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佛像,也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佛像之一,对于探讨陕西省佛教...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3
先秦莲瓣多见于铜壶器盖之上,起到捉手作用,其原型可能脱胎于宗周地区西周晚期的波曲纹,春秋早期受各地盛产莲瓣影响而定型。莲瓣器盖流行于春秋时期,春秋晚期开始,莲瓣器盖...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4
汉晋佛像发展有三大阶段:1.长江上游东汉至蜀汉前期(125~240)流行摇钱树佛像;2.长江中下游东吴至西晋(260~317)流行佛像镜、陶瓷佛像,出现了独立佛像;3.北方地区西晋至东晋十...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就数据库设计编程时应遵循的一些规范,如表的命名、主键的选取、数据完整性及并发性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所开发的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及性能。...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10
1972年,勉县红庙公社红光一队发掘一座砖室墓,墓中出土一件铸有“元兴元年堂狼作”(图一,右)铭文的铜洗和一批随葬器物,唐金裕、郭清华认为“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但是,胡顺利以......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7
至迟从西汉中晚期开始,四川地区西王母形象的正面、龙虎胁侍等典型偶像就已经出现,到了东汉时期,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偶像式图像系统。在四川本地从商代晚期以来的偶像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文物 年份:1989
1987年4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区游仙乡出土一件铜镜(见图)。该镜直径11.5厘米,半球形纽,圆纽座。内区为铭文和浮雕神兽图案。铭文为:"铜槃作大毋伤,巧工造之成文章,左龙右...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2
本文论及的四川早期佛教造像,包括迄今发现的四川东汉晚期、蜀汉时期的佛教造像.近年来,四川地区在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了一批早期佛教造像资料,已有学者进行了初步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2
湖北襄樊出土东汉釉陶佛塔由印度塔刹(相轮、铜盘)与中国楼阁相结合而成,其年代为东汉中晚期,墓主可能是董姓武官。这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佛塔模型。过去有关汉晋佛塔为印度...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2000
青花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青花瓷器为釉下彩 ,着色力强 ,呈色稳定 ;青花釉色为白地蓝花 ,显得明净、素雅 ,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习惯 ;青花瓷器原料丰富 ,制作工艺...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摇钱树佛像的项光、施无畏印、结跏跌坐等特征,具有明显的印度佛像特点,并且杂糅了印度早期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风格。树与佛相结合,既表现了佛陀一生经历的重大事件,又反映了早......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5
摇钱树佛像是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早期佛像,从重庆丰都东汉“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墓出土佛像可知,摇钱树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像;它既有汉代古朴、简练、概括和细致刻画相结...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装饰 年份:2003
摇钱树是汉代艺术中的一个特有题材。它由树座和树干、叶片三部分组成,树座多为陶质,也有石质;形状多为上小下大的山形,也见羊、狮、神兽等动物造型;树座顶部有1至5厘米的插...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16
早期纪年金铜观世音像大约从5世纪70年代兴起,以莲花手观世音造像为代表(A、B、C三型);6世纪初,模仿佛陀施无畏和与愿印说法形象的观世音造型开始出现(D、E、F三型);到北魏晚期(507~534......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04
中国最早的佛像出现在长江上游地区,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佛像的起源。...
[期刊论文] 作者:何志国,,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16
四川、陕北、河西本土汉晋以西王母为主神的天门图像、长江流域汉晋佛像和犍陀罗弥勒天宫等,促成了敦煌第275窟北凉弥勒天宫图像的出现,在敦煌北魏洞窟流行并影响云冈。中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