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铁道劳动卫生通讯 年份:1983
本文简要叙述了职业性接触金属的慢性影响,并介绍长期低浓度接触金属的流行病学调查。一、长期接触金属对工人健康慢性影响的分类 1.慢性呼吸道影响:铝—尘肺;锑—阻塞性肺...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86
自Dutkiewicz和Tyras在1967和1968年发表了芳香族溶剂的经皮吸收资料以后,常强调工人工作服接触溶剂的重要性。根据液体苯乙烯的经皮吸收率为150~250μg/cm~2·min,工人单手...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1
农药及某些毒物的致畸性试验多数采用经口染毒途径。然而,这些物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主要是经皮接触。毒物经皮吸收的致畸性研究,常用大鼠、小鼠和家兔,一般在妊娠10~1...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1
为了表明工业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可能性,各国均在工业化学物车间空气接触限值(TLV或MAC)的法定名单中,标上“皮肤”这符号,提示职工接触该化学物应注意皮肤防护。但是,近年...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1
本文选用albino无毛小鼠和挥发性有机溶剂:~(14)C标记的甲苯、乙苯及苯胺,研究其经皮吸收率,估计经皮吸收量;并利用工人呼吸道吸入的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经皮吸收的危险度。实...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1
本文研究敌草快的经皮吸收性质并比较种属间的差异。实验用~(14)C-敌草快进行离体皮肤渗透试验。皮肤样品取自死亡24小时内的尸体腹部;大鼠、小鼠、兔及豚鼠的皮肤均取自背...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1
研究化学物的经皮吸收已采用离体试验方法,评价皮肤屏障性质、化学物经皮吸收的理化过程及影响因素。通常用于经皮吸收离体试验的接受液,只提供生理的pH值和离子强度,以延缓...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0
皮肤作为药物和环境化学物的靶器官已引起广泛重视,但对化学物经皮吸收的药物动力学性质和经皮吸收机理了解甚少。近年,有人采用活体或离体试验评价化学物的经皮吸收能Ski...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2
在纸浆生产或纸张加工过程中,可产生四氯二苯并对二(口恶)(口英)(TCDD)和其他的多氯二苯并对二(口恶)(口英)。TCDD在土壤里的半减期长达10~12年;进入人体内的TCDD,其半减期为...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1
本文选用~(14)C-苯氧基除草剂2,4-二氯苯氧基醋酸(2,4-D)、2,4-二氯苯氧基醋酸二甲基胺(2,4-D胺)、2,4-二氯苯氧基醋酸异辛基酯(2,4-D异辛基酯),以及2,4,5-三氯苯氧基醋酸三...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2
本文通过亲脂毒素PbT_x-3的活体和离体经皮渗透试验旨在 (1) 评价离体试验方法对确定亲脂化合物经皮渗透的意义;(2) 证明真皮作为储存库对局部吸收亲脂化合物的作用。实验动...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年份:1992
1,工作现场的评价应采用系统的工作回顾或工艺分析,如工业卫生调查、工作安全性分析或事故树分析,确定工作现场可能接触的化学物和化学防护服装必须耐受的条件。并应回答如...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3
草不绿(alachlor)的有效成分为N—(甲氧甲基)—N—氯乙酰基—2,6—二乙基苯胺,广泛用作谷物、豆科、花生等农作物的除草剂。在农田使用草不绿所致皮肤污染和经皮吸收已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90
当工业生产或运输中发生事故时,在不良的废物处理场所以及在污染场所建造新的建筑物,工人皮肤均可接触被化学物污染的泥上。In the event of an accident in industrial p...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职业医学 年份:1985
放射自显影术(Autoradiography)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射线,使照相乳胶中的溴化银粒感光,产生潜影,通过显影溴化银还原为金属银而现出影像,根据影像中的银粒所在部位与...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89
2-丁氧基乙醇(BE)常用于水溶漆,或用作工作环境的清洁剂。本文采用豚鼠研究水对BE经皮肤吸收的影响。选用雌性豚鼠14只,体重497~930g,腹腔注入戊巴比妥麻醉,背部皮肤去毛,用...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年份:1992
许多化学物易被人体吸收而损害健康。挥发性化学物的主要入体途径是呼吸道,但在某些情况下经皮肤吸收可能是人体接触化学物引起中毒的重要原因。完整的皮肤是化学物进入人体...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份:1988
皮肤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重要屏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可以不同速率透过皮肤进入体内。职业性接触农药时,经皮肤吸收是主要途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险度评价,通常根据成人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龚梓初, 来源:劳动医学 年份:1985
钢铁工人和玻璃吹制工的白内障,早在18世纪就有报道。然而,职业性接触红外辐射与临床白内障间的联系,在现代工业中工人接受红外线的剂量是否足以引起眼晶状体混浊,尚缺少足...
相关搜索: